[实用新型]一种线路板除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301343.1 | 申请日: | 201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8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7/00 | 分类号: | B08B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黄宗熊 |
地址: | 343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尘滚轮 链轮 支撑板 电机 工作台 通槽 本实用新型 线路板 转动设置 安装板 除尘机 输出端 工作台上端面 除尘效果 竖向设置 下端面 圆周面 贯穿 链条 自动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路板除尘机,包括工作台、电机、粘尘滚轮一、粘尘滚轮二和粘尘滚轮三,工作台上设有通槽,工作台上端面位于通槽的两侧竖向设置有两块安装板,粘尘滚轮一和粘尘滚轮二由上至下依次转动设置在两块安装板之间,粘尘滚轮三转动设置在通槽内,粘尘滚轮三的一端贯穿工作台且设置有链轮一,工作台的下端面设有两块支撑板,电机设置在两块支撑板中靠近链轮一的一块上,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链轮二,链轮一和链轮二之间设有链条,粘尘滚轮一、粘尘滚轮二和粘尘滚轮三的圆周面依次接触。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除尘效果好,不易出现问题、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路板除尘机。
背景技术
在电容屏行业,电容屏在贴镜片前,产品的线路板需要除尘,线路板正反面除尘后,可保证电容屏的在贴合镜片时的洁净度,线路板属于比较精细的元件,尤其是其内部的构造,各配件都极其精细,所以,对于杂质及灰尘的介入非常敏感,极容易因为杂质及灰尘导致内部出现故障,但又因为线路板结构的原因,极难进行修理,所以,往往线路板的生产车间都要求无尘化,或者达到一定的防尘级别,但就算是这样,还是会出现杂质及灰尘侵入的情况。
现有线路板的除尘装置存在自动化程度低,除尘效果差,导致线路板易出现问题、精度低的缺点,随着现今社会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线路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线路板的精密度也越来越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除尘效果好,不易出现问题、精度高的线路板的除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线路板除尘机,自动化程度高,除尘效果好,不易出现问题、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路板除尘机,包括工作台、电机、粘尘滚轮一、粘尘滚轮二和粘尘滚轮三,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通槽,所述工作台上端面位于所述通槽的两侧竖向设置有两块安装板,所述粘尘滚轮一和粘尘滚轮二由上至下依次转动设置在所述两块安装板之间,所述粘尘滚轮三转动设置在所述通槽内,所述粘尘滚轮三的一端贯穿所述工作台且设置有链轮一,所述工作台的下端面设有两块支撑板,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两块支撑板中靠近所述链轮一的一块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支撑板,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链轮二,所述链轮一和链轮二之间设有链条,所述粘尘滚轮一、粘尘滚轮二和粘尘滚轮三的圆周面依次接触。
优选的,所述粘尘滚轮一的表面设有易撕粘尘胶带。通过采用易撕的粘尘胶带,能够在粘尘胶带的粘尘能力下降的时候方便更换。
优选的,所述粘尘滚轮一的直径大于所述粘尘滚轮二的直径。较大直径的粘尘滚轮一能够增加粘尘滚轮一的有效粘尘面积,提升粘尘滚轮一的粘尘能力。
优选的,所述粘尘滚轮三的圆周面上的最高点和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平齐。粘尘滚轮三的圆周面上的最高点和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平齐能够使得线路板顺利的从粘尘滚轮三与粘尘滚轮二之间通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粘尘滚轮一、粘尘滚轮二和粘尘滚轮三,电机带动粘尘滚轮三转动,需要除尘的线路板从粘尘滚轮二和粘尘滚轮三之间通过,通过粘尘滚轮二和粘尘滚轮三的粘尘作用将线路板上的灰尘除去,而粘尘滚轮一能够将粘尘滚轮二上的灰尘除去,提高了粘尘滚轮二和粘尘滚轮三的粘尘能力,自动化程度高,除尘效果好,不易出现问题、精度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301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