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架式隔离衣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7788.7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0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程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挺;徐燕;方丽莉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2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伍兵 |
地址: | 2018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衣 立体架 本实用新型 支架式 医护 第一开孔 隔离操作 连接装置 医疗操作 半开放 隔离区 耐药菌 万向轮 病患 内置 穿戴 穿过 双手 医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架式隔离衣,包括立体架和隔离衣,立体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隔离衣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立体架上,隔离衣蒙住立体架使得立体架的后方形成半开放的隔离区;隔离衣上设置有供医生双手穿过的第一开孔。本实用新型的隔离衣内置立体架,医护人员只需要将立体架推至病患处即可进行隔离操作,无需像传统隔离衣那样进行繁琐的穿戴工作,有利于医护人员针对耐药菌患者进行医疗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式隔离衣。
背景技术
传统隔离衣是为传染病区设计的,保护的是颈部以下360度的区域,不仅防护区域很大,而且不影响医生四处走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传统隔离衣具有穿戴麻烦的缺陷,一般情况下穿脱一次传统隔离衣需要五分钟。这种复杂的穿戴步骤使得医生在面对罹患耐药菌的患者时十分麻烦;医护人员针对耐药菌患者的操作需要做到接触隔离,然而日常中针对耐药菌患者的操作往往具有频繁但是简短的特点,很多操作本身只需要一分钟,这就出现了“穿衣五分钟、操作一分钟”的尴尬现象,很容易滋生医护人员在面对耐药菌患者时不能规范穿戴隔离衣甚至不穿戴隔离衣的行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结合针对耐药菌患者的实际医疗操作需求,提供一种新型的穿戴简单的隔离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支架式隔离衣,包括立体架和隔离衣,立体架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隔离衣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立体架上,隔离衣蒙住立体架使得立体架的后方形成半开放的隔离区;隔离衣上设置有供医生双手穿过的两个第一开孔;
整个立体架高度为2米左右,隔离衣上设置一块透明区域,以便医护人员能够目视患者;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式隔离衣主要用于针对耐药菌患者的医疗操作,该操作具有两个特点:1.所需隔离的仅仅是医护人员面前的180°区域,避免医护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即可;2.操作地点固定,医护人员只需要在特定的区域定点操作,无需四处走动;为此,本实用新型的隔离衣相比于传统的隔离衣牺牲了灵活性的特点,但免去了医护人员穿戴隔离衣的步骤,医护人员只需要将支架推到患者的病房即可进行隔离操作。
具体的,所述连接装置最好是拉链,也可以是纽扣、魔术贴或系绳等常用连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孔上安装手套,即将手套和隔离衣设置成一体式。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衣上设置有供听诊器穿过的第二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衣上设置有用于悬挂听诊器的挂钩。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隔离衣内置立体架,医护人员只需要将立体架推至病患处即可进行隔离操作,无需像传统隔离衣那样进行繁琐的穿戴工作,有利于医护人员针对耐药菌患者进行医疗操作。(2)本实用新型的隔离衣与手套为一体式结构,无需医护人员额外戴手套,同时也能避免医护人员的手腕与病患产生意外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立体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隔离衣的示意图。
其中:1、立体架;101、立柱;102、上钢圈;103、中钢圈;104、下钢圈;2、隔离衣;201、第一开孔;202、第二开孔;203、挂钩;3、万向轮;4、拉链;5、袖子;6、手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架式隔离衣,包括立体架1和隔离衣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挺;徐燕;方丽莉,未经程挺;徐燕;方丽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7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