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锚杆的预应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5736.6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7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磊;王旭;黄明清;刘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片 预应力结构 预应力锚杆 螺接 锚杆 预应力钢绞线 螺栓 周部 本实用新型 风化岩层 间隔固定 施工安全 预应力钢 冒顶 掘进 绞丝 片帮 破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锚杆的预应力结构,包括锚杆,所述锚杆的上部螺接有上部固定片,所述上部固定片的周部间隔固定有若干根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锚杆的下部螺接有下部固定片,所述下部固定片的周部间隔螺接有与预应力钢绞丝数目相对应且自下而上设置的螺栓,所述螺栓与对应的预应力钢绞线的下端相连接。该预应力锚杆的预应力结构,结构简单,有利于解决了在破碎风化岩层中掘进时出现的片帮、冒顶等施工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锚杆的预应力结构,适用于硐口、隧道等支护工程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硐口破碎带施工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坍塌、冒落;施工安全环境差;硐口支护质量要求高,承载能力大。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是注浆充填的方法来处理破碎带,造价高,效果差,施工速度慢。而锚杆支护作为一种有效的采准巷道支护方式,由于对巷道围岩强度的强化作用,可显著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加之具有支护成本较低、成巷速度快、劳动强度减轻、提高巷道断面利用率、简化回采面端头维护工艺、明显改善作业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等优点,可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使用越来越广泛,因而成为煤矿企业矿井巷道的一种主要支护形式,代表了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采用锚杆支护,缺点是它属于隐性支护,对支护质量和可靠性的监测和检测不易,有时会出现无明显先兆的冒顶事故,此外,对变形量很大的软岩、塑性较大的巷道的回采巷道,支护效果不易保证,导致巷道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锚杆的预应力结构,结构简单,有利于辅助解决在破碎风化岩层中掘进时出现的片帮、冒顶等施工安全问题,提高锚杆预应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预应力锚杆的预应力结构,包括锚杆,所述锚杆的上部螺接有上部固定片,所述上部固定片的周部间隔固定有若干根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锚杆的下部螺接有下部固定片,所述下部固定片的周部间隔螺接有与预应力钢绞丝数目相对应且自下而上设置的螺栓,所述螺栓与对应的预应力钢绞线的下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数目为3根且间隔120°布设,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下端与螺栓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固定片和下部固定片的两侧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注浆管穿过的竖向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固定片距离锚杆顶部20~30cm,所述下部固定片距离锚杆底部30~5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预应力锚杆的预应力结构,结构简单,易操作,实用性强,有利于解决了在破碎风化岩层中掘进时出现的片帮、冒顶等施工安全问题,支护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和图2
一种预应力锚杆的预应力结构,包括锚杆10,所述锚杆的锚头11上设置有树脂锚固剂,锚杆的上部螺接有上部固定片41,所述上部固定片的周部间隔固定有若干根预应力钢绞线42,所述锚杆的下部螺接有下部固定片43,所述下部固定片的周部间隔螺接有与预应力钢绞丝数目相对应且自下而上设置的螺栓44,所述螺栓与对应的预应力钢绞线的下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5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矿用锚索
- 下一篇:一种用于预应力锚杆的锚头自锁卡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