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化微生物固定化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4708.2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2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黎双飞;王科举;陈辉荣;杨雪薇;胡章立;徐颖;吴圳添;王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弘广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9 | 代理人: | 向用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筒 滑动装置 反应桶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 微生物固定化 本实用新型 微生物菌剂 成型设备 滴头装置 主控制器 自动化 固定化微生物 机架后面板 并排设置 电机连接 电机驱动 整体装置 出料口 固化剂 机架台 滑动 滴入 放入 排出 微球 成型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微生物固定化成型设备,包括机架、料筒、滑动装置、主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反应桶,滑动装置设置在机架的机架后面板上,料筒设置在滑动装置上,反应桶并排设置在机架的机架台面上,且位于滑动装置的下方,主控制器与滑动装置的第一电机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驱动滑动装置带动料筒移动,调整料筒与反应桶的位置,料筒底部设有滴头装置,将混合好的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放入料筒中,滑动装置带动料筒滑动至所述反应桶的上方,载体滴入到反应桶中,与固化剂反应,形成固定化微生物微球,从出料口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料筒的滴头装置使混合好的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实现重力成型,且整体装置实现自动化,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材料制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微生物固定化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面对日益严峻的污染难题,利用微生物作用的生化法因其投资少、处理效率高、二次污染少、运行成本低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青睐。由于微生物在去除污染物中的独特优势,生物降解被视为相对高效、经济、节能的水处理技术。然而传统的微生物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转盘法等,通常直接将微生物接种在待处理的污水中,通过微生物的生长、吸收、代谢将污染物浓度降低,但由于环境因素、竞争作用、易流失等原因,致使传统方法处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固定化微生物废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悬浮生物处理工艺相比,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可纯化和保持高效优势菌种、反应器生物量大、污泥产生量少以及固液分离效果好等一系列优点,这使得各国科学家对此项技术高度重视,近年来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被视为二十一世纪最有潜力的水处理技术之一。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直接从固定化酶技术发展起来的,它是用化学的或者物理的手段和方法将游离微生物限制或定位在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保留其固有的催化活性,且能够将重复和连续使用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因此,设计一种高效稳定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以及污水处理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大部分固定化设备仅是处于实验室阶段的小型设备,很难投入到工厂进行工业化生产,这成为限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走向工业化生产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微生物固定成型装置,能够使混合好的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固定化载体通过重力滴落成型,且实现自动化生产,且可应用在工业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微生物固定成型设备,包括滑动装置、机架、料筒、主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反应桶,所述滑动装置设置在机架的机架后面板上,所述料筒设置在滑动装置上,所述反应桶并排设置在机架的机架台面上,且位于所述滑动装置的下方,所述主控制器与滑动装置的第一电机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滑动装置带动料筒移动,调整所述料筒与反应桶的位置,所述料筒底部设有滴头装置,将混合好的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放入所述料筒中,所述滑动装置带动所述料筒滑动至所述反应桶的上方,所述载体通过滴头装置滴入到所述反应桶中,所述反应桶进行交联反应,形成固定化微生物微球,从所述料筒的出料口排出。
其中,所述滴头装置包括滴孔、滴管和滴管头,所述滴孔错位排布在所述料筒的底部,且所述滴管设置在滴孔的下方,且沿所述料筒的底部垂直延伸到所述料筒底部外,所述滴管与料筒一体成形,且远离所述料筒底部的外边缘设有螺纹结构,通过所述螺纹结构连接有滴管头。
其中,所述料筒内设有隔筒,所述隔筒套接在料筒内,且所述隔筒的上边缘设有延伸到所述料筒外的延伸部,所述隔筒底部设有与所述滴头装置对应的通孔,转动所述延伸部,带动所述隔筒旋转,调整所述通孔与滴头装置错开或重合。
其中,所述料筒与所述滑动装置连接的一端设有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第二电机和限位块组,所述隔筒套接在料筒上后,所述延伸部位于限位块组之间,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位于所述衍射部上,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主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带动转动,进而所述延伸部在限位块组之间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4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培养厌氧氨氧化菌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EHBR好氧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