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体精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93652.9 | 申请日: | 201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1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熬雪梅;袁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智谷精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1/02 | 分类号: | B24B11/02;B24B41/06;B24B41/02;B24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振华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板件 保持架 精加工设备 下磨盘 球体 圆柱形通孔 加压装置 加长杆 矩形槽 抛光槽 上磨盘 工作台 气缸 加压 偏心 同心圆 本实用新型 固定联接 机械结构 加工轨迹 控制面板 偏心放置 推力轴承 一致性好 放射状 活塞杆 下表面 修整环 包络 联接 侧面 | ||
球体精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侧面的控制面板,工作台上设有抛光槽,抛光槽内设有下磨盘,下磨盘上偏心放置有圆形板件保持架;圆形板件保持架上设有一组呈同心圆均匀分布的圆柱形通孔,圆柱形通孔的直径比圆形板件保持架的厚度大;对应的,下磨盘的上方偏心设有加压装置;加压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加压机架,加压机架上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和加长杆固定联接,加长杆另一端通过推力轴承与上磨盘联接;上磨盘外套设有下表面上均匀分布着放射状矩形槽的修整环,矩形槽的高度小于圆形板件保持架的厚度。本实用新型的球体精加工设备能够实现加工轨迹的全包络,机械结构简单,研抛质量好且批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精密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加工球体精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机械高精尖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机械制造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细小零、部件的精加工。当前,超精密加工已经成为加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目前,针对球体工件,端面式抛光装置是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类精加工装置,但是大多数该装置的工件运行轨迹比较单一。端面抛光装置有偏心式和同心式。同心旋转时,速度可以提高,但是抛光工具中心的材料去除率为零,容易形成同心环纹理;偏心旋转时,可以产生公转和自转两种运动,但是公转会影响自转产生的运动轨迹,同时由于离心力的限制,抛光工具的转速不能太高,限制了抛光时材料去除率。加工时,材料去除不均匀,运行轨迹单一,导致球体工件表面光洁度不高,批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备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球体精加工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球体精加工设备机械结构简单,加工效率高,加工出的球体工件表面光洁度高,批一致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球体精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侧面设有控制面板,工作台上设有抛光槽,抛光槽内设有下磨盘,下磨盘和设置在工作台下方的电机连接;所述下磨盘上偏心放置有圆形板件保持架;所述圆形板件保持架上设有一组呈同心圆均匀分布的圆柱形通孔,圆柱形通孔的直径比圆形板件保持架的厚度大;对应的,所述下磨盘的上方偏心设有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加压机架,加压机架上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的下端和加长杆的上端固定联接,加长杆的下端通过推力轴承与上磨盘联接;所述上磨盘外套设有下表面上均匀分布着放射状矩形槽的修整环,所述矩形槽的高度小于所述圆形板件保持架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在抛光时,由于修整环对圆形板件保持架限制作用,在提高下磨盘的转速,离心力变大的情况下,圆形保持架依然可以做定轴自转,不仅提高了抛光时材料去除率又保证公转不打乱自转的轨迹;球体在下磨盘、圆形板件保持架和上磨盘的协同作用下,具有特定的运动轨迹,能够实现加工轨迹的全包络,从而实现材料的均匀去除,获得的产品表面光洁度高且批一致性好。
作为优化,所述电机的工作轴上设有电机减震器。减缓器在工作时竖直方向上产生的震动,提高加工精度。
作为优化,所述圆形板件保持架的下侧表面上呈环状120度间距粘附有3个圆形垫片。研究表明,圆形垫片不仅可以减少所述圆形板件保持架的磨损,还有助于抛光液的良好流通,从而提高抛光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圆形板件保持架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硬度较小,用于加工比其硬度大的球体时,球体不易因挤压导致变形。
作为优化,所述抛光槽的底部设有排液口。用于将废旧的抛光液排出,方便抛光槽的清洁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球体精加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形板件保持架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修整环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智谷精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智谷精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93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