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物的供水箱淤泥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8281.5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3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俞华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派克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陈彩霞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物 供水箱 淤泥 淤泥泵 淤泥处理 淤泥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地下 相通 操作过程 出水管道 分离处理 高压水泵 进水管道 粗软管 过滤板 输出端 车体 绞笼 沉积 连通 抽取 地表 供水 水源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物的供水箱淤泥处理系统,包括位于高层建筑物地下的供水箱、与供水箱相通的进水管道、向高层建筑物供水的出水管道以及高压水泵,所述供水箱通过管道相通有淤泥泵,淤泥泵位于高层建筑物地下;所述淤泥泵的输出端通过粗软管通至地表,并与淤泥处理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物的供水箱淤泥处理系统,通过淤泥泵将位于高层建筑物地下供水箱中的淤泥进行抽取,并通过淤泥处理装置收集,操作过程简单,节约人工劳动力;并且通过设置带有淤泥过滤板的绞笼能够对淤泥与水源进行分离,在车体上沉积的淤泥能够进一步被分离,使得淤泥分离处理更为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物的供水箱淤泥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物的供水箱一般位于住宅的地下;在供水时通过水泵,将供水箱中的水向住宅高层中供应,同时为了确保水的清洁性,在供应水的同时还通过另外的水泵,将自来水厂的水泵入供水箱中,以确保供水箱中水位处于一定的高度。
然而在从水厂将水源通过管道输送的过程中,管道中的泥沙会被水源附带通入供水箱中,导致供水箱底部、侧面结附淤泥,经过日积月累的输送,淤泥会越积越厚,最后导致难以确保向高层建筑物住宅供应清洁水源。
如今对于高层建筑物供水箱中淤泥的处理仍然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即工人进入供水箱的内部,将淤泥挖出后进行统一处理,但是高层建筑物供水箱的体积约为停车场大小,消耗劳动力巨大;同时,由于淤泥长时间的积累,在供水箱内会产生甲烷,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同时一般需将淤泥从水中分离出来,导致人工分离淤泥过程繁琐,处理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分离、收集高层建筑物供水箱中淤泥的用于高层建筑物供水箱的淤泥处理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高层
建筑物供水箱的淤泥处理系统,包括位于高层建筑物地下的供水箱、与供水箱相通的进水管道、向高层建筑物供水的出水管道以及高压水泵,所述供水箱通过管道相通有淤泥泵,淤泥泵位于高层建筑物地下;所述淤泥泵的输出端通过粗软管通至地表,并与淤泥处理装置连通。
所述淤泥处理装置包括一可移动的车体、绞笼;所述绞笼安装在车体上,用于分离淤泥、水分;所述粗软管与绞笼的下端连通,能够将淤泥与水分输入绞笼内部;所述绞笼的内部中空,且其中部相较于两端鼓起;所述绞笼的内部设置有螺旋式传动桨,用于将绞笼下端的淤泥传输至上端输出;所述绞笼上设置有淤泥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淤泥过滤板位于绞笼的中部,且与绞笼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绞笼倾斜、可旋转式地安装在车体上,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绞笼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电动推杆、推板、挡板;所述电动推杆与推板连接,可带动推板进行移动;所述挡板设置在车体的端部,且通过弹簧可进行翻转。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上部设有出水口,推板的上部设有多个排水通孔。
(三)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物的供水箱淤泥处理系统,通过淤泥泵将位于高层建筑物地下供水箱中的淤泥进行抽取,并通过淤泥处理装置收集,操作过程简单,节约人工劳动力;同时通过设置带有淤泥过滤板的绞笼能够对淤泥与水源进行分离,在车体上沉积的淤泥能够进一步被分离,使得淤泥分离处理更为高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派克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一派克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82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