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切头的蘑菇收集框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4934.2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0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纪鹏伟;李文永;江跃青;余方治;陈光祥;洪骆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同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2 | 分类号: | B26D1/02;B26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07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料槽 框体 安装槽 蘑菇 切头 底板 本实用新型 收集框 固接 滑块 框体侧壁 定位板 可拆卸 蘑菇菌 碗口状 切刀 搬运 断裂 采摘 受损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便切头的蘑菇收集框,包含框体及废料槽,所述框体底部两侧设有相应的定位板,所述框体其中一侧设有一组相对的L型板,所述一组L型板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固接于一组L型板及框体侧壁上;所述废料槽其中一侧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废料槽通过滑块设于安装槽内而可拆卸设于框体一侧,所述废料槽顶部为碗口状,所述废料槽顶部靠近框体的一侧固接有相应的切刀,本实用新型在蘑菇采摘完成后直接进行方便有效的切头工作,避免蘑菇搬运次数过多而产生蘑菇菌柄断裂或表面受损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蘑菇生产领域,具体指有一种方便切头的蘑菇收集框。
背景技术
食用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迄今为止在全世界食用最多的食用蘑菇,学名为双孢蘑菇,通称为蘑菇。蘑菇在采摘完成后,蘑菇菌柄底端都覆盖有泥土,为了不影响后续生产都需要将这部分菌柄切掉,简称蘑菇切头工序,而现有的蘑菇切头一般都得到专门的切头工作台进行工作,需要将采摘完成的蘑菇进行多次搬运,由于蘑菇本身较为脆弱,在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或表面受损。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方便切头的蘑菇收集框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切头的蘑菇收集框,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方便切头的蘑菇收集框,包含框体及废料槽,所述框体底部两侧设有相应的定位板,所述框体其中一侧设有一组相对的L型板,所述一组L型板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固接于一组L型板及框体侧壁上;所述废料槽其中一侧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的滑块,所述废料槽通过滑块设于安装槽内而可拆卸设于框体一侧,所述废料槽顶部为碗口状,所述废料槽顶部靠近框体的一侧固接有相应的切刀。
所述框体侧壁及废料槽侧壁均设有相应的把手。
所述框体内底部覆盖有相应的防撞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蘑菇采摘完成后可直接在一旁进行切头工序,由于蘑菇本身较为脆弱,可直接手持蘑菇从废料槽顶部的切刀处作向下运动,使带泥土部分的菌柄被切刀切断后直接掉至废料槽内,而切完后的蘑菇可直接投入框体内,在框体内装满后,可卸下废料槽,将废料槽内的废料倒掉后装于新的框体上继续工作,由于一个废料槽可以不断重复利用,不会加大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在蘑菇采摘完成后直接进行方便有效的切头工作,避免蘑菇搬运次数过多而产生蘑菇菌柄断裂或表面受损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2,一种方便切头的蘑菇收集框,包含框体4及废料槽2,所述框体4底部两侧设有相应的定位板6,所述框体4其中一侧设有一组相对的L型板3,所述一组L型3板之间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固接于一组L型板3及框体4侧壁上;所述废料槽2其中一侧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配合的滑块7,所述废料槽2通过滑块7设于安装槽内而可拆卸设于框体4一侧,所述废料槽2顶部为碗口状,所述废料槽2顶部靠近框体4的一侧固接有相应的切刀1。
所述框体4侧壁及废料槽2侧壁均设有相应的把手5。
所述框体4内底部覆盖有相应的防撞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同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同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4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割刀头
- 下一篇:一种切菜效率高的切菜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