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3683.6 | 申请日: | 2018-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9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朴钟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39/08 | 分类号: | H01R39/08;H02K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陈鹏;房岭梅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母线本体 母线单元 驱动马达 本实用新型 端子组件 外壳部 组装 凸出 制造工艺 引出部 钩部 侧面 | ||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该母线单元的端子组件,母线单元包括:外壳部,其形成为环状;母线本体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部的内侧;钩部,其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内侧面,并围绕驱动马达部的线圈;引出部,其凸出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外侧,所述母线本体部设置并组装有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母线本体部设置并组装有多个,因此效果在于,相比以环状形成单一的部件而言,制造工艺得到简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更为详细地,涉及这样一种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能够使得制造工艺简化并提高绝缘性能。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尤其是混合动力车的驱动马达上所适用的用于对集中绕组方式的定子的各个铁芯(core)进行Y盘绕的端子组装结构形成为,在端子模具插入多个母线的结构。
端子组装结构具有:在注塑的端子模具同时组装多个母线后进行硅模塑的嵌入(insert)组装结构;在预先形成的保持器组装多个母线的组装结构。
在保持器组装结构中,定子为了对集中绕组结构的线圈进行捆束,通过端子组件构成三相电路。端子组件包括:U、V、W、N(中性点)四个母线和母线间的用于绝缘的隔片、与保持器组装后上端部的模塑部。
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因为单个隔片及直线形母线结构而需要母线轧制(bus barrolling)及整体二次注塑成型(overmolding)工艺等,用于填充母线间的空白空间的模塑工艺中产生母线间未填充的空间,为了制造不同直径的圆柱形母线需要较宽宽度的基材辊。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公开于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1754421号(2017.06.29登记,实用新型名称:(车辆驱动马达的端子单元))。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改进所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及包括其的端子组件,因为使得多个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单独注塑形成并层叠,所以能够简化制造工艺并提高绝缘性能。
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驱动马达的母线单元,其包括:外壳部,其形成为环状;母线本体部,其设置于所述外壳部的内侧;钩部,其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内侧面,并围绕驱动马达部的线圈;以及引出部,其凸出结合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外侧,所述母线本体部设置并组装有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母线本体部的一端部形成有安装部,与该母线本体部的一端部相对的另一端部以对应所述安装部的形状的形式形成有插入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母线本体部的一端部以覆盖相邻的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形式形成有阶梯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与所述母线本体部的所述引出部相对的一面形成有固定槽部,所述引出部安装于所述固定槽部,从而进行固定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部的内侧面沿着所述外壳部的轴方向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钩部的钩安装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钩部包括:钩连接部,其与所述钩安装部相接,并沿着所述母线本体部的外侧方向延长形成;钩延长部,其与所述钩连接部连接并沿着所述驱动马达的中心侧延长形成;以及夹钳部,其在所述钩延长部的端部向下侧形成为夹钳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部沿着外侧面凸出形成有凸缘部,以便固定结合于所述驱动马达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缘部沿着所述外壳部的外侧以等角度配置有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部以嵌入注塑成型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3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转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工具用自断电碳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