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盘起折叠的钓网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2766.3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17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凡前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前防 |
主分类号: | A01K97/00 | 分类号: | A01K9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4662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圈 折叠的 本实用新型 钓杆 钓线 鱼竿 可拆卸连接 闭合 杆状材料 携带不便 直线状态 接头卡 弯折的 圆环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盘起折叠的钓网,涉及鱼竿搬筝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搬筝网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该能盘起折叠的钓网包括钓杆、钓线、网圈、接头和钓网;所述网圈通过所述钓线与所述钓杆连接;所述钓网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网圈上;所述网圈采用具有弹性能够弯折的杆状材料制成;所述网圈两端通过所述接头卡接,通过打开或闭合所述接头实现网圈的直线状态和圆环状态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用于搬筝网运输及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搬筝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盘起折叠的钓网。
背景技术
古代人使用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鱼网。虽然这种渔网易腐烂,坚韧度差,但是其捕鱼效率已经大大提高。随着渔业的发展,渔猎的对象不只是鱼,捕捞的工具也与时俱进。现代渔网主要采用聚乙烯,尼龙等原料进行加工。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周期,和更高的捕捞效率,通过不同使用方式进行分类。例如,传统捕鱼使用的投网,利用船只作为动力的拖网,不同网目挂鳃困鱼的流刺网等。伴随捕鱼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一种把渔网与钓杆相结合的捕鱼工具,被称之为搬筝网,然而本发明人发现到现有搬筝网不容易携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盘起折叠的钓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搬筝网体积过大不能折叠不容易携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盘起折叠的钓网,包括钓杆、钓线、网圈、接头和钓网;网圈通过钓线与钓杆连接;钓网可拆卸连接在网圈上;网圈采用具有弹性能够弯折的杆状材料制成;网圈两端通过接头卡接,通过打开或闭合接头实现网圈的直线状态和圆环状态的切换。
优选地,接头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两端用以对网圈的两端部分别进行卡接的紧固机构。
优选地,钓杆底部还设置有钓线轮,钓杆顶部设置有导线环;钓线缠绕在钓线轮上,且一端穿过导线环后与网圈连接。
优选地,设置在钓线与网圈之间的线塔,钓线与钓塔结合呈1X3X2 型,线塔包括三根相交于一点的第一线、以及连接在每一根第一线末端的两根相交于一点的第二线,钓线与第一线的交点连接,网圈与每一根第二线末端连接。
优选地,网圈上设置有多个挂钩,所有的挂钩均与钓网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能盘起折叠的钓网还包括设置在钓网内的浮圈、钓饵线、架饵线和钓饵盘;架饵线数量有两根,两根架饵线交叉设置在浮圈内,钓饵线上端连接在两根架饵线的交叉点,下端与钓网连接,钓饵盘设置在浮圈和钓网之间的钓饵线上,且浮圈和钓饵盘均位于钓网内。
优选地,钓饵盘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有的钓饵盘依次从上向下设置在钓饵线上。
优选地,钓饵盘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定位环,钓饵线通过定位环调节钓饵盘与浮圈间的距离。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钓饵线上且位于钓饵盘下方的的铅坠。
优选地,钓饵盘采用气门型,包括竖直立柱和位于所述竖直立柱下方的圆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盘起折叠的钓网的网圈通过接头可实现直线状态和圆环状态的切换,当圆环状态时能够满足捕鱼需求,当本实用新型产品处于直线状态时方便储存和运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搬筝网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盘起折叠的钓网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前防,未经凡前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27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