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善3D扫光磨粉印的一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81434.3 | 申请日: | 201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3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许智绮;曾新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55/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16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皮 气道 治具 薄膜 本实用新型 玻璃表面 抛光粉 真空孔 附着 基板 磨粉 粘合方式 真空吸附 基板处 有效地 相通 玻璃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提出改善3D扫光磨粉印的一种结构,用于在3D玻璃扫光时降低抛光粉在玻璃表面的附着,所述结构包括3D玻璃、隔粉薄膜、带气道磨皮、扫光治具基板;所述扫光治具基板处设有真空孔位;所述带气道磨皮设于扫光治具基板上且磨皮气道与真空孔位相通;当进行玻璃扫光时,所述3D玻璃被真空吸附于带气道磨皮上,3D玻璃朝向带气道磨皮的一面上覆有所述隔粉薄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3D玻璃的非扫光面上以非粘合方式覆以隔粉薄膜,能在3D玻璃扫光工序中降低抛光粉在玻璃表面的附着,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扫光工序对3D玻璃表面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改善3D扫光磨粉印的一种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高压、高速的扫光过程中,由于是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3D玻璃,抛光粉会不断的沿着3D玻璃与扫光治具基板四周相接的空隙至真空孔位被吸入到真空管道中,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抛光粉残留3D玻璃与带气道磨皮之间,随着扫光时间的延长,3D玻璃与带气道磨皮之间残留的抛光粉会越积越多,同时在高压、高速的过程中会很大机率导致抛光粉牢牢地粘附在3D玻璃的下表面上,即使清洗也无法去除,异常比例约20%-30%,如何解决,是一个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改善3D扫光磨粉印的一种结构,通过在3D玻璃的非扫光面上以非粘合方式覆以隔粉薄膜,能在3D玻璃扫光工序中降低抛光粉在玻璃表面的附着,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扫光工序对3D玻璃表面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改善3D扫光磨粉印的一种结构,用于在3D玻璃扫光时降低抛光粉在玻璃表面的附着,所述结构包括3D玻璃、隔粉薄膜、带气道磨皮、扫光治具基板;所述扫光治具基板处设有真空孔位;所述带气道磨皮设于扫光治具基板上且磨皮气道与真空孔位相通;当进行玻璃扫光时,所述3D玻璃被真空吸附于带气道磨皮上,3D玻璃朝向带气道磨皮的一面上覆有所述隔粉薄膜。
所述隔粉薄膜为纸。
所述隔粉薄膜为透气纸或是带有透气孔的纸。
所述隔粉薄膜为静电贴纸。
所述隔粉薄膜为透明的静电贴纸。
所述隔粉薄膜的中央部位处设有透气孔。
当进行玻璃扫光时,3D玻璃与扫光治具基板边缘间留有过粉空隙;所述过粉空隙与真空孔位相通;抛光粉先后沿过粉空隙、真空孔位被吸入外部真空管道内。
所述3D玻璃包括2.5D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玻璃与治具之间增加一层纸隔离,来降低抛光粉吸附在玻璃表面的机率,从而降低外观磨粉印的异常比例,减少返工成本,而且所增加的纸并不会对玻璃的真空吸附造成较大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粉薄膜为透明的静电贴纸;该设计使得隔粉薄膜无须胶合物即可牢固地覆于3D玻璃表面,从而不会因胶合物沾粘而污染3D玻璃表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粉薄膜的中央部位处设有透气孔;该设计能使隔粉薄膜既可以籍由四周的护膜而具有隔离抛光粉的作用,又能因中央的透气孔而保持真空吸附固定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附图2是3D玻璃被真空吸附时的合模示意图;
图中:1-3D玻璃;2-隔粉薄膜;3-带气道磨皮;4-扫光治具基板;5-真空孔位;6-过粉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814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囊辅助式力控抛光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金刚石表面抛光的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