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体换热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71331.9 | 申请日: | 2017-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7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阀片 流体 传动部件 阀芯部件 换热组件 基体部件 安装腔 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 固定设置 传动件 限位 流体控制装置 管路布置 换热模块 导通 紧凑 转动 组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流体换热组件,包括流体导通模块和流体换热模块,流体控制装置包括基体部件和阀芯部件,基体部件具有安装腔,阀芯部件至少部分位于安装腔,阀芯部件包括第一阀片、第二阀片和传动部件,传动部件包括传动件和连接件,传动件与连接件组装,连接件与第二阀片固定设置或限位设置,且第二阀片能随传动部件转动,第一阀片、第二阀片位于安装腔,第一阀片与基体部件固定设置或限位设置;本实用新型流体换热组件减少管路布置,整体结构小巧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换热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的流体换热部件。
背景技术
车辆热管理系统是从系统集成和整体角度出发,统筹热量、发动机或电池及整车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手段控制和优化热量传递的系统,其可根据行车工况和环境条件,自动调节冷却强度以保证被冷却对象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从而优化整车的环保性能和节能效果,同时改善汽车运行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等。但是目前车辆热管理系统中使用的零部件一般和整车是单独安装,各零部件安装空间占用大,且需要很多管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换热组件,减少管路布置,整体结构小巧紧凑。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体换热组件,包括流体导通模块和流体换热模块,所述流体导通模块和所述流体换热模块固定设置,所述流体换热模块至少包括第一流体连通腔和第二流体连通腔,所述第一流体连通腔与所述第二流体连通腔相互隔离;
所述流体导通模块包括基体部件和阀芯部件,所述基体部件具有安装腔,所述阀芯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腔,所述阀芯部件包括第一阀片、第二阀片和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传动件和连接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连接件组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阀片固定设置或限位设置,且所述第二阀片能随所述传动部件转动,所述第一阀片、第二阀片位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第一阀片与所述基体部件固定设置或限位设置;
所述基体部件至少包括流体第一进口、流体第一出口,所述基体部件至少包括第一流路、第二流路,所述流体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流路连通,所述流体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流路连通,所述流体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流体连通腔连通;所述第二阀片能够旋转,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第二流路导通或不导通,或者改变进入第二流路的流体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包括流体导通模块和流体换热模块,流体换热组件集成有流体导通及流体换热的功能,减少管路布置,结构紧凑且占用的安装空间较小。所述传动部件包括传动件和连接件,且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连接件组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阀片固定设置或限位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流体换热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流体导通模块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第一基体部件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第一流体控制装置的第一阀芯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一阀芯部件的第一阀片、第二阀片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第一阀芯部件的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所示传动部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13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二级风冷式火化机列管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板式换热器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