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70263.4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1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琦;常旭虹;赵广才;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种滚筒 环形空腔 轴向通孔 播种器 固定盖 种箱 本实用新型 驱动电机 负压区 排气孔 吸气孔 正压区 风机 侧壁 吸式 转轴 播种 周向均匀设置 管路连接 机架转动 径向隔板 驱动转轴 轴向设置 转动连接 出料口 密封盖 气吸式 通气孔 外侧壁 固连 轴承 转动 相通 分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包括机架、种箱、风机、驱动电机和设置在种箱的出料口处的、设有转轴的吸种滚筒;吸种滚筒的侧壁内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轴向通孔,轴向通孔与吸种滚筒的外侧壁之间沿轴向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吸种滚筒一端固设有密封盖、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盖,固定盖的侧壁设置有一环形空腔,轴向通孔与环形空腔相通;径向隔板及将环形空腔分割成负压区和正压区,负压区设置有吸气孔,正压区设置有排气孔,吸气孔和排气孔分别与风机通过管路连接;驱动电机能够驱动转轴转动;种箱、固定盖均与机架固连,转轴通过轴承与机架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实现了均匀播种,提高了播种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
背景技术
气吸式播种器是利用气流的吸附力,将种子从种堆中吸附出来,实现单粒或多粒的精密播种,对种子类型适应性强,不伤种,可以高速作业,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播种方式。但现有气吸式播种器结构复杂,较轻的种粒靠自重落种困难,对种子要求高;吸种部件无法精准吸附种子,且吸种部件在移动过程中的速度不稳定、冲击大,容易使得被吸附的种子在中途掉落,造成空穴现象,影响播种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确保精准、牢固吸拿单粒种子,确保每粒种子均能落种,避免播种过程中出现空穴现象,提高播种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包括机架、种箱、风机、驱动电机和设置在所述种箱的出料口处的、设有转轴的吸种滚筒;所述吸种滚筒的侧壁内部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轴向通孔,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吸种滚筒的外侧壁之间沿轴向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所述吸种滚筒一端固设有密封盖、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的侧壁设置有一与所述吸种滚筒同轴的环形空腔,所述轴向通孔与所述环形空腔相通,且所述固定盖的侧壁与所述吸种滚筒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环形空腔中设置有两个径向隔板,所述径向隔板及将所述环形空腔分割成负压区和正压区,所述固定盖在所述负压区设置有吸气孔、在所述正压区设置有排气孔,所述风机的吸气口通过吸气管与所述吸气孔密封连接,所述风机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所述排气孔密封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种箱、固定盖均与所述机架固连,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种滚筒的外侧壁对应每个所述通气孔均设置有一个吸种穴,所述吸种穴呈内凹的半空腔状。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吸种穴相通,所述通气孔的孔口的直径小于所播种的种子的最小直径。
优选地,所述吸种穴的形状与所播种的种子的形状相同,所述吸种穴的大小与所述种子的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负压区的容积为所述正压区的容积的三倍,且所述正压区位于所述负压区的侧下方。
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转轴之间还设置有无级变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轴联接,所述无级变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转轴联接。
优选地,所述吸气管和所述排气管上均设置有三通排气阀。
优选地,所述吸种滚筒的外侧壁的一部分与所述种箱的出料口紧密接触。
本实用新型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气吸式立体匀播播种器能够精准、牢固地吸拿单粒种子,并确保每粒种子均能落种,避免了播种过程中出现空穴现象,同时实现了均匀播种,提高了播种质量;通过在吸气管和排气管上设置三通排气阀能够方便地调节吸种和排种压力;通过无级变速器能够调节转轴即吸种滚筒的转速,从而调节播种的种距。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702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