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安全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8909.5 | 申请日: | 201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1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44;H01R13/52;H01R3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32332 | 代理人: | 王长征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旋 新型安全插座 深槽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插头 弧形孔 触片 对称 弧形旋转槽 外壳上表面 圆环形结构 圆柱体结构 圆柱形金属 手柄 插头电极 插头形状 底座中部 电极触片 内部固定 由内向外 镂空圆孔 短弧形 上表面 下表面 中空的 电极 进阶 卡入 适配 圆孔 触电 通电 贯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安全插座,其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插头、内旋壳和外壳,外壳底部设有底座;插头内部固定设置有电极;内旋壳中部设有弧形深槽,弧形深槽的形状与插头形状相适配,且内旋壳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两个手柄,内旋壳下表面中部固定设有个圆柱形金属触片,与弧形深槽相贯通;外壳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且外壳上表面中部设有弧形孔,以弧形孔为对称设有弧形旋转槽,底座为由下向上的进阶式结构;边缘为圆环形结构;底座中部设有一镂空圆孔,以圆孔为对称设有短弧形电极触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安全插座结构简单,需经旋转后,插头电极才会卡入底座触片而通电,大大降低了使用者以及儿童触电的可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安全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是用于将家用电器接入电网的一种常用电气设施。目前,插座已经是人们现在生活中必备可少的一部分,其与插头插接以实现电能的传输,人们通过插座使个人的用电设备接入到电网中。一般插座的电极采用铜件插口式设计,这种插座装置在插头的插接端子未完全插入插座装置时,插头的插接端子已接触插座装置的电极而达到电性导通,此时若使用不慎,使用者可能会因触及插头的插接端子而触电。而且该插座的插孔都是外露型,无相关遮挡部件,人们很容易接触到带电部分造成触电事故,特别儿童对小孔小洞很是感兴趣,会去用手指或铁钉,发卡等之类金属材料与电极接触,极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缺乏安全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安全插座。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安全插座,其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插头、内旋壳和外壳,外壳底部设有底座;插头内部固定设置有个贯穿其中的圆柱形金属电极;内旋壳中部设有一镂空的弧形深槽,弧形深槽的形状与插头形状相适配,且内旋壳上表面还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手柄,内旋壳下表面中部固定设有个圆柱形金属触片,与弧形深槽相贯通;外壳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且外壳上表面中部设有弧形孔,以弧形孔为对称设有弧形旋转槽,底座为由下向上的进阶式结构;边缘为圆环形结构,与外壳下边缘的圆环形结构相适配;底座中部设有一镂空圆孔,以圆孔为对称设有短弧形金属电极触片。
作为优选方案:外壳和底座之间设有防水胶条,进一步保证接口处的密封性能。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各部件具体尺寸如下:插头高17毫米;内旋壳的直径45毫米,高17毫米;外壳外径50毫米,高30毫米,壳厚2毫米。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外壳为ABS塑料外壳,轻便且经久耐用。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电极触片为镀铬铜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安全插座结构简单,采用的旋转式底座,在插头插入底座后,不会立刻与底座电极触片接触,而需经旋转后,插头电极才会卡入底座触片,大大降低了使用者以及儿童触电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安全插座的插头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安全插座的内旋壳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安全插座的外壳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安全插座的底座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安全插座的内旋壳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安全插座的底座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8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缆连接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载充电机
- 下一篇:一种连接器的二次互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