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采卤井中心管插管对接工艺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8492.2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3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储明来;苏德胜;苏如海;钱国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5;E21B17/07;E21B17/02;E21B4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炜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柱 对接工艺 封隔器 中心管 插管 密封接头 上中心管 采卤井 水力锚 短接 引脚 本实用新型 管柱结构 硬连接 断脱 对丝 停井 盐井 钟摆 闲置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卤井中心管插管对接工艺管柱,该管柱包括:上中心管(1)、旋转短接(3)、升缩短接(4)、密封接头(5)、封隔器(6)、水力锚(8)和引脚(9);水力锚(8)分别与引脚(9)和封隔器(6)固定连接;密封接头(5)分别与封隔器(6)和升缩短接(4)连接;旋转短接(3)分别与升缩短接(4)和上中心管(1)连接。本申请采用中心管插管对接工艺管柱,解决断脱事故盐井,将闲置停井重新使用,同时要原有管柱结构硬连接改变为可以旋转、可以升缩,消除频繁钟摆对丝扣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管柱开采地下资源的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卤井中心管插管对接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
随着钻井对接技术的进步以及盐矿开采要求的明确,当前,钻井水溶法开采盐类矿床的主要方式逐渐固定为两种,一种是单井对流法,即通过钻单井,固完生产套管后,下入中心管,建立中心管—油套环空流动通道对盐矿层进行水溶开采。一种是水平连通井组法,即先钻一口单井,然后再钻水平连通井与其对接组成井组,利用其在盐层中的连通通道进行溶采。由于水平连通井组对布井的地面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在矿区的边角地带,以及井组之间间距过大的未充分动用储量,仍需采用单井模式进行挖潜。
盐井单井井下事故的突出特点是中心管的频繁断脱和弯曲变形。盐井单井中心管断脱主要在于盐井特有的生产特点,一方面,溶采过程中,水溶交换使地下盐层的溶腔不断扩大,并向上不断破坏生产套管的固井水泥环,使套管和中心管处于悬空无保护状态;一方面,溶腔处于脆弱的压力平衡状态,地面注采系统的压力波动容易造成上部岩层的垮塌,导致砸坏管柱;另一方面,注水泵的启、停以及压力波动,由此产生的水击也对管柱产生破坏作用。另外,同中心管结构有关,中心管管柱全部为硬连接,下部几根中心管形成钟摆,频繁钟摆,容易形成丝扣断脱,即使将下部几根中心管接箍焊死,常常发生在焊死接箍以上的第一个丝扣位置断脱,没有解决管柱硬连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卤井中心管插管对接工艺管柱,解决了断脱事故盐井,将闲置停井重新使用,新管柱结构合理,密封可靠,可以升缩、可以旋转,性能稳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卤井中心管插管对接工艺管柱,该管柱包括:上中心管1、旋转短接3、升缩短接4、密封接头5、封隔器6、水力锚8和引脚9;水力锚8分别与引脚9和封隔器6固定连接;密封接头5分别与封隔器6和升缩短接4连接;旋转短接3分别与升缩短接4和上中心管 1连接。
优选地,旋转短接3包括:上接头11、中间接头12、下接头13;中间接头12分别与上接头11和下接头13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间接头12具有锥度。
优选地,升缩短接4包括:外管14、密封圈15、剪切销钉16和内管17;外管14通过密封圈15和剪切销钉16内管17连接;外管14同时与下接头 13连接;内管17与密封接头5连接。
优选地,封隔器6为遇卤水自膨胀封隔器。
优选地,密封接头5的材质为软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中心管插管对接工艺管柱,解决断脱事故盐井,将闲置停井重新使用,同时要原有管柱结构硬连接改变为可以旋转、可以升缩,消除频繁钟摆对丝扣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8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复合片基体
- 下一篇:一种石油钻采用便于安装的膨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