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陶瓷排蜡窑炉的蜡蒸汽燃烧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62062.X | 申请日: | 201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1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魏哲韬;魏金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骏美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528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箱体 排蜡窑 燃烧箱 上箱体 通管 本实用新型 蒸汽燃烧 上侧壁 隔腔 排蜡 窑炉 陶瓷 综合处理效果 隔板 布袋除尘器 气体流动性 蒸汽排出口 侧壁相连 二次燃烧 经济节约 燃烧效率 依次相连 上端 回字形 冷却罐 连接管 折流板 侧壁 叠设 窑壁 气管 蒸汽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陶瓷排蜡窑炉的蜡蒸汽燃烧箱,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的排蜡窑、燃烧箱、冷却罐、布袋除尘器,燃烧箱设于排蜡窑上侧壁上,燃烧箱包括上下叠设的上箱体、下箱体,排蜡窑蜡蒸汽排出口通过管道与下箱体侧壁相连通,下箱体中部设有条形隔腔,下箱体内设有多个折流板,条形隔腔内中部设有通管,通管侧壁通过连接管与下箱体内相连通,通管上端与上箱体内相连通,上箱体内设有回字形隔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蜡窑上侧壁设置燃烧箱,可利用窑壁高温对蜡蒸汽进行二次燃烧处理,简单便捷,经济节约,同时设置气管,气体流动性强,有效保证了燃烧效率,综合处理效果强,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面板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陶瓷排蜡窑炉的蜡蒸汽燃烧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必需品以外的物品需求量越来愈大,陶瓷就是一种。特种陶瓷行业中,有大批量结构复杂的陶瓷零配件,该类陶瓷无法以干粉压制成型,只能通过热压注完成。而热压注产品需要先经过排蜡工序才能进入烧成窑,此工艺中,大量蜡蒸汽不能充分燃烧,蜡蒸汽在空气中扩散味道浓烈刺鼻,影响环境及周边住宅区。
在普遍陶瓷厂中,排蜡工艺就是热压注产品放入匣钵中填充满氧化铝粉后进入排蜡窑。蜡在100℃开始挥发500℃开始燃烧,蜡蒸汽部分被燃烧部分随尾气排入空气中,蜡味影响周围环境,容易招来附近居民投诉。目前许多公司大量投入二次燃烧、吸附、化学反应等做法都无法做到根除,且成本过高,工业推广价值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陶瓷排蜡窑的蜡蒸汽燃烧箱,通过在排蜡窑上侧壁设置燃烧箱,可利用窑壁高温对蜡蒸汽进行二次燃烧处理,简单便捷,经济节约,同时设置气管,气体流动性强,有效保证了燃烧效率,综合处理效果强,值得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陶瓷排蜡窑炉的蜡蒸汽燃烧箱,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通的排蜡窑、燃烧箱、冷却罐、布袋除尘器,所述燃烧箱设于所述排蜡窑上侧壁上,所述燃烧箱包括上下叠设的上箱体、下箱体,所述排蜡窑蜡蒸汽排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下箱体侧壁相连通,所述下箱体中部设有条形隔腔,所述条形隔腔一侧端与所述下箱体内侧壁间留有间隙,所述条形隔腔将所述下箱体分为前后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内设有多个折流板,所述条形隔腔内中部设有通管,所述通管侧壁通过连接管与所述下箱体内相连通,所述通管上端与所述上箱体内相连通,所述上箱体内设有回字形隔板,所述上箱体侧壁上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罐进气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条形隔腔与所述下箱体内壁留有间隙一端连通设有气管,所述气管贯穿延伸至所述下箱体外并连由供氧风机,所述条形隔腔侧壁上设有多个出气喷口。
优选的,所述布袋除尘器侧壁上通过管道连有清灰风机,所述布袋除尘器另一侧连通设有气管,所述气管贯穿延伸至所述下箱体内并与所述条形隔腔相连通,所述条形隔腔侧壁上设有多个出气喷口。
优选的,每个区域设有至少5个所述折流板,4个所述出气喷口,所述出气喷口设于相邻两个折流板间。
优选的,所述气管上设有阀门,每个所述出气喷口处设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下箱体内对应于所述出气喷口处转动设有轴杆,所述轴杆侧壁上环形阵列有多个转板。
优选的,每个所述轴杆上至少设有2个所述转板,所述转板上阵列排布有若干导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骏美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骏美特种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620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蓄热式焚烧炉的气流分布结构
- 下一篇:RTO蓄热氧化炉热风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