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反冲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2809.3 | 申请日: | 201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7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魏景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龙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8B9/09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水 反渗透设备 输出管线 储罐 冲洗管线 原水池 碳罐 反冲洗装置 泵阀结构 软化水罐 沉降腔 过滤板 过滤腔 本实用新型 连接管线 依次连接 排污罐 软化水 设备间 输出端 污水罐 组连接 腔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反冲洗装置,包括原水池、碳罐、沙罐、反渗透设备膜组、排污罐、软化水罐、浓水储罐以及设备间连接管线和泵阀结构,冲洗管线依次连接原水池、沙罐、碳罐和反渗透设备膜组,反渗透设备膜组的软化水输出管线和软化水罐连接,反渗透设备膜组的浓水输出管线和浓水储罐连接,浓水储罐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把浓水储罐分成沉降腔和过滤腔两个腔室,反渗透设备膜组的浓水输出管线与沉降腔连接,过滤腔通过带有泵阀结构的管线与原水池和沙罐之间的冲洗管线连接,在碳罐与反渗透设备膜组连接的冲洗管线上设置有浓水输出管线,浓水输出管线输出端与污水罐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碳素生产工艺中的设备反冲洗装置,具体为一种改进的新型反冲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碳素生产工艺中,设备反冲洗装置包括原水池、碳罐、沙罐、反渗透设备膜组、排污罐、软化水罐、浓水储罐以及设备间连接管线和泵阀结构。设备改进前为原水进行多次冲洗,冲洗浪费了原水,并且增加了污水处理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反冲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反冲洗装置,包括原水池、碳罐、沙罐、反渗透设备膜组、排污罐、软化水罐、浓水储罐以及设备间连接管线和泵阀结构,冲洗管线依次连接原水池、沙罐、碳罐和反渗透设备膜组,反渗透设备膜组的软化水输出管线和软化水罐连接,反渗透设备膜组的浓水输出管线和浓水储罐连接,浓水储罐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把浓水储罐分成沉降腔和过滤腔两个腔室,反渗透设备膜组的浓水输出管线与沉降腔连接,过滤腔通过带有泵阀结构的管线与原水池和沙罐之间的冲洗管线连接,在碳罐与反渗透设备膜组连接的冲洗管线上设置有浓水输出管线,浓水输出管线输出端与污水罐连接。
进一步技术方案,反渗透设备膜组的浓水输出管线插入沉降腔的底部。
进一步技术方案,浓水储罐设置有液位计量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使得浓水罐的水重复利用,节省了原水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反冲洗装置结构。
其中,碳罐1、反渗透设备组2、软化水罐3、沙罐4、浓水储罐5、原水池6、浓水输出管线7、过滤板8、泵阀结构9、泵阀结构10、控制阀11、浓水输出管线12、控制阀13、污水罐14。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一种新型反冲洗装置,包括原水池6、碳罐1、沙罐4、反渗透设备膜组2、排污罐14、软化水罐3、浓水储罐5以及设备间连接管线和泵阀结构,冲洗管线依次连接原水池6、沙罐4、碳罐1和反渗透设备膜组2,反渗透设备膜组2的软化水输出管线和软化水罐3连接,反渗透设备膜组2的浓水输出管线7和浓水储罐5连接,浓水储罐5内设置有过滤板8,过滤板8把浓水储罐分成沉降腔和过滤腔两个腔室,反渗透设备膜组2的浓水输出管线12与沉降腔连接插入沉降腔的底部。过滤腔通过带有泵阀结构9的管线与原水池6和沙罐4之间的带有泵阀结构10的冲洗管线连接,在碳罐1与反渗透设备膜组2连接的带有控制阀11冲洗管线上设置有浓水输出管线12,带有控制阀13的浓水输出管线12输出端与污水罐14连接,浓水储罐5设置有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碳素生产工艺中对碳罐、沙罐等设备进行反洗作业时,首先开启与浓水储罐5过滤腔连接的泵阀结构9,冲洗水依次对沙罐4和碳罐1进行反冲洗,开启控制阀13,关闭控制阀11,使得反冲洗浓水通过浓水输出管线12进入污水罐14,完成依次冲洗,根据生产需要进行二次清洗时,关闭泵阀结构9开启与原水池6连接的泵阀结构10冲洗管线,原水作为反冲洗水依次对沙罐4和碳罐1进行反冲洗,开启控制阀11,关闭控制阀13,冲洗后的原水进入反渗透设备膜组2,经过反渗透设备膜组2处理后的软化水进入软化水罐3,经过反渗透设备膜组2处理后浓水通过浓水输出管线7进入浓水储罐5的沉淀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龙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龙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28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涂层膜气浮一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处理烧结烟气脱硫脱硝废水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