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震的房屋轻型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52136.1 | 申请日: | 2018-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2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莹;杜生民;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建设(集团)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24;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沈淼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支撑柱 轻型钢结构 竖直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 框架单元 连接板 弹簧 内开 抗震 抗震性 技术方案要点 建筑技术领域 震动 垂直框架 缓冲作用 螺栓连接 螺栓 房屋 侧壁 插设 底端 顶壁 墙体 整片 坍塌 地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震的房屋轻型钢结构,其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当发生大型地震时,由螺栓连接的轻型钢结构受到剧烈震动,螺栓易脱落,导致墙体整片或大部分坍塌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若干框架单元,框架单元的内侧连接有垂直框架单元侧壁的水平支撑柱一、水平支撑柱二,水平支撑柱一与水平支撑柱二之间连接有竖直支撑柱;水平支撑柱一内开设有凹槽一,水平支撑柱二内开设有凹槽二,竖直支撑柱的两端分别插设于凹槽一和凹槽二中,竖直支撑柱的顶端和底端均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凹槽一顶壁间连接有弹簧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一,对产生的剧烈震动有良好的缓冲作用,达到提高轻型钢结构抗震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震的房屋轻型钢结构。
背景技术
房屋轻型钢结构是一种房屋结构,它是以钢作为建筑承重梁柱的住宅建筑,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钢结构构件在工厂制作,减少现场工作量,缩短施工工期。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15021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轻型钢结构民用房屋,包括框架、 墙体、房基构成,框架坐落在房基上,墙体围护框架的周边构成封闭的房屋结构,框架由轻型钢通过螺栓连接构成,墙体内芯预埋有金属连接拉筋与框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墙体内侧抹有水泥砂浆层,墙体外侧粘有精细混凝土层和饰面砖。
但是,上述轻型钢结构民用房屋的框架由轻型钢通过螺栓连接,墙体内芯也是通过螺栓与框架连接。当发生大型地震时,框架受到剧烈震动,螺栓易脱落,易导致墙体整片或大部分坍塌,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的房屋轻型钢结构,其具有抗震性能佳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的房屋轻型钢结构,包括若干框架单元,每个所述框架单元为由四根轻型钢首尾拼接而成的矩形框,所述框架单元的内侧顶壁连接有垂直框架单元侧壁的水平支撑柱一,所述框架单元的内侧底壁连接有垂直框架单元侧壁的水平支撑柱二,所述水平支撑柱一与水平支撑柱二之间连接有垂直于水平支撑柱的竖直支撑柱;所述水平支撑柱一的底面开设有凹槽一,所述水平支撑柱二的底面开设有凹槽二,所述竖直支撑柱的两端分别插设于凹槽一和凹槽二中,所述竖直支撑柱的顶端和底端均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凹槽一顶壁、连接板与凹槽二底壁间均连接有弹力方向与竖直支撑柱轴向一致的弹簧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剧烈震动时,框架单元受到的作用力传递到水平支撑柱一、水平支撑柱二与竖直支撑柱一上,竖直支撑柱一受力后在凹槽一、凹槽二内有移动的趋势,由于连接了弹簧一,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防止钢结构变形移位,弹簧一对产生的剧烈震动有良好的缓冲作用,能大大减轻震动对房屋造成的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支撑柱的左、右两侧面与凹槽一的左、右两侧壁间均连接有弹力方向与水平支撑柱一轴向一致的弹簧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剧烈震动时,框架单元受到的作用力传递到水平支撑柱一与水平支撑柱二上,由于连接了弹簧二,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防止钢结构变形移位,弹簧二对产生的剧烈震动有良好的缓冲作用,能大大减轻震动对房屋造成的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支撑柱一底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水平支撑柱一与竖直支撑柱连接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截面呈直角三角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巩固连接处的连接强度,防止钢结构变形移位,提高钢结构的抗震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支撑柱一与水平支撑柱二之间连接有加强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水平支撑柱一与水平支撑柱二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提高抗震性能。
进一步地,在所述水平支撑柱一与水平支撑柱二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稳定板,所述稳定板位于竖直支撑柱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建设(集团)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苏州建设(集团)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521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停车库钢缆悬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重阻尼器放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