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扣合结构的新型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6486.7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8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波;郭丛珠;骆云峰;许春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应波 |
主分类号: | E04F13/076 | 分类号: | E04F13/076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红 |
地址: | 463899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榫头 榫槽 本实用新型 扣合结构 新型墙板 墙板 墙板厚度方向 拼接位置 墙板本体 天花板面 第二槽 平整度 小幅度 壁段 插装 尖角 拼装 墙面 贴装 拼接 打磨 平整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扣合结构的新型墙板。拼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扣合结构的新型墙板时,将榫头插装在榫槽中之后,榫头距榫槽的槽底有一段间隙,只有第二斜面的尖角与榫头上方的墙板本体接触。需要在宽度方向上调节相邻两墙板的拼接位置时,只需要小幅度打磨第一斜面和/或第二斜面即可;在墙面或天花板面不平整的情况下,能沿墙板厚度方向调节榫槽与榫头的对应位置,保证贴装之后墙板正面的平整度。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拼装的优点。榫头与榫槽在厚度方向上的间隙、榫头与榫槽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隙以及第二槽壁段的设置则是增大了能容胶的空间体积,有利于提高两墙板结合的牢固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扣合结构的新型墙板。
背景技术
墙板是一种用于贴在墙壁或天花板上、起装饰作用的矩形板。墙板的两端分别加工有榫头及榫槽,一块墙板上的榫头与另一块墙板上的榫槽凹凸插接配合而实现两块墙板对应接头的连接。但现有技术中墙板的结构均如专利号为ZL201210081570.9、名称为“轻质复合墙板”的中国专利所述,榫头及榫槽是完全吻合适配的。在进行墙板拼装时,若要调整相邻两墙板的相对位置时,需要对榫头和/或榫槽进行打磨,会延长贴装墙板耗费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扣合结构的新型墙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墙板的榫头与榫槽完全吻合而不利于拼装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扣合结构的新型墙板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扣合结构的新型墙板,包括墙板本体,墙板本体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榫头、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榫槽,榫头上侧面的长度小于下侧面的长度,榫槽供榫头插装且其上侧槽壁深度小于下侧槽壁深度;榫槽的下侧槽壁包括台阶面,台阶面将榫槽下侧槽壁分隔成靠近槽底的第一槽壁段及远离槽底的第二槽壁段,第一槽壁段处槽宽小于第二槽壁段处槽宽;第一槽壁段处槽宽大于榫头的厚度,榫槽的深度大于榫头的长度使得榫头插入榫槽后与榫槽的槽底存在间隙;榫头下侧面的长度大于榫槽下侧槽壁的深度使得拼合后榫槽与榫头下方的墙板本体之间存在间隙;墙板本体中位于榫头上方的端面包括第一斜面,墙板本体中位于榫槽上方的端面包括第二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而使得榫头与榫槽拼接后于尖角处顶压接触。
第一槽壁段与第二槽壁段之间的过渡台阶不超出榫槽上侧槽壁的最外端。
第一斜面的下端朝向榫头端部所在侧延伸,第二斜面的下端朝向榫槽端部所在侧延伸,榫头上侧面与第一斜面之间设置有供第二斜面下端尖角顶压接触的竖向挡台。
所述墙板本体包括靠近墙面的墙板背面和远离墙面的墙板正面,墙板背面与墙板正面之间形成中空腔体,墙板正面和墙板背面之间的中空腔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板;加强筋板将中空腔体隔离成多个腔室;墙板背面上布设连通墙面和多个所述腔室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包括设置在墙板背面上的入口、内置在加强筋板上的通道和设置在加强筋板侧壁上的出口,入口与出口通过通道连通形成透气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拼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扣合结构的新型墙板时,将榫头插装在榫槽中之后,榫头距榫槽的槽底有一段间隙,只有第二斜面的尖角与榫头上方的墙板本体接触。需要在宽度方向上调节相邻两墙板的拼接位置时,只需要小幅度打磨第一斜面和/或第二斜面即可;在墙面或天花板面不平整的情况下,能沿墙板厚度方向调节榫槽与榫头的对应位置,保证贴装之后墙板正面的平整度。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拼装的优点。榫头与榫槽在厚度方向上的间隙、榫头与榫槽在宽度方向上的间隙以及第二槽壁段的设置则是增大了能容胶的空间体积,有利于提高两墙板结合的牢固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扣合结构的新型墙板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两块新型墙板拼接后拼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应波,未经张应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64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