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形用医疗器械消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6385.X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4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昭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鼎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18 | 分类号: | A61L2/18;A61L2/10;F26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郭晓凤 |
地址: | 21522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形 医疗器械 消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整形用医疗器械消毒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壳体顶部的左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且壳体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壳体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内表面的中端开设有回流孔,回流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金属网片,回流孔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介质过滤网,且壳体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臭氧发生器,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臭氧发生器、电机、转轴、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第一通孔和紫外线灯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消毒装置其消毒效果不理想,降低了人们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整形用医疗器械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整形的治疗范围主要是皮肤、肌肉及骨骼等创伤、疾病、先天性或后天性组织或器官的缺陷与畸形,治疗包括修复与再造两个内容,以手术方法进行自体的各种组织移植,也可采用异体、异种组织或组织代用品来修复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损或畸形,以改善或恢复生理功能和外貌,在整形过程中离不开医疗器械的使用,而医疗器械在使用后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但现有的消毒装置其消毒效果不理想,降低了人们使用的安全性,为此,我们提出整形用医疗器械消毒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整形用医疗器械消毒装置,具备消毒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消毒装置其消毒效果不理想,降低了人们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整形用医疗器械消毒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壳体顶部的左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且壳体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壳体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内表面的中端开设有回流孔,回流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金属网片,回流孔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壳体的内腔且位于隔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介质过滤网,且壳体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臭氧发生器,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泵机,且泵机的出水端通过管道活动连接有喷头,所述壳体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放置板,第一放置板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丝,所述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放置板,且第二放置板和第一放置板的内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风机,且风机的进风端通过管道与壳体顶部的右端连通,风机的出风端通过管道与壳体的左侧且位于隔板顶部的对应位置连通。
优选的,所述壳体左侧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且排液口的内腔套接有橡胶塞。
优选的,所述壳体正表面的上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活动门,且活动门的正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活动门的正表面以及壳体正表面的右下端均设置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壳体正表面的左下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且控制器的正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电机开关、风机开关、泵机开关、电磁阀开关、臭氧发生器开关、紫外线灯开关和温度调节旋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腔底部的左端固定安装了臭氧发生器,可提高消毒液或水体中的臭氧含量,从而提高对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在壳体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了电机,并通过转轴、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一通孔的作用,可满足对医疗器械的放置与水平旋转的需求,使医疗器械能均匀的接受消毒液或水体的喷洒,在壳体内腔顶部的右端固定连接了紫外线灯,可对壳体内部环境进行紫外线杀菌消毒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消毒装置其消毒效果不理想,降低了人们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了隔板,并通过回流孔、金属网片、电磁阀和多介质过滤网的作用,可对消毒液或水体进行循环利用,符合节能环保需求,在壳体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了加热板,可对喷淋消毒后的医疗器械进行烘干处理,同时通过第二通孔、风机和管道的作用,可加快壳体内部空气的流通速率,从而可提高喷淋后医疗器械的烘干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鼎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吴江鼎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6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