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驱蚊虫促睡眠布料及床上用品套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6350.6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9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龙宇琼子;陈彦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隆企业(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02 | 分类号: | A47G9/02;A01M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 布料 驱蚊虫 睡眠 床上用品套件 本实用新型 交联剂附着 驱虫剂 布料本体 床上用品 植物精油 微胶囊技术 睡眠功能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上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蚊虫促睡眠布料及床上用品套件,本实用新型的驱蚊虫促睡眠布料包括布料本体(1)、第一微胶囊(2)和第二微胶囊(3),所述第一微胶囊(2)和第二微胶囊(3)均通过交联剂附着在所述布料本体(1)上,所述第一微胶囊(2)内设置有驱虫剂,所述第二微胶囊(3)内设置有植物精油;本实用新型的驱蚊虫促睡眠布料采用微胶囊技术将带有驱虫剂的第一微胶囊通过交联剂附着在布料上,将带有植物精油的第二微胶囊通过交联剂附着在布料上,使用该驱蚊虫促睡眠布料的床上用品套件具有驱蚊虫促睡眠功能,可以广泛应用在床上用品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床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蚊虫促睡眠布料及床上用品套件。
背景技术
微胶囊是指一种具有聚合物壁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微胶囊造粒技术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埋、封存在一种微型胶囊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
现有市面上售卖的床用品功能单一,只具有隔离和保洁功能,容易积累灰尘和尘螨、同时不能防蚊虫,长期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不易外出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驱蚊虫促睡眠布料及床上用品套件,针对现有技术的床用品不具有防蚊虫功能和促睡眠功能而研发,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对人体无危害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驱蚊虫促睡眠布料,包括布料本体、第一微胶囊和第二微胶囊,所述第一微胶囊和第二微胶囊均通过交联剂附着在所述布料本体上,所述第一微胶囊内设置有驱虫剂,所述第二微胶囊内设置有植物精油。
进一步地,所述驱虫剂为苄氯菊酯,酯类杀虫剂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并有杀卵和拒避活性。由于结构上无氰基,刺激性相对较小,对哺乳动物更安全,最适于防治卫生害虫。
进一步地,所述植物精油可以为薰衣草精油、玫瑰精油、桂花精油、茉莉花精油、柠檬精油、薄荷精油、咖啡精油、芦荟精油、尤加利精油等天然提取物。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微胶囊,所述第三微胶囊通过交联剂附着在所述布料本体上,所述第三微胶囊内设置有护肤因子,所述护肤因子可以为Q10酶、芦荟因子、阿甘油因子、神经酶胺因子、玻尿酸因子、牛油果因子。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本体的表面具有若干个矩阵分布的凸块,相邻凸块之间具有间隙,凸块既可以防止蚊虫的刺吸式口器穿过布料本体扎入皮肤,相邻凸块之间具有间隙可以存储更多的第一微胶囊,使布料本体具有持续有效的防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布料本体由多根纤维丝编织而成,所述纤维丝的断面为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床上用品套件,包括床套、枕套和被套,所述床套、枕套和被套均为本实用新型的驱蚊虫促睡眠布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被套具有亲肤侧和背肤侧,所述被套的亲肤侧还设置有加热包,所述加热包的两端与所述被套的背肤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包包括加热包本体,所述加热包本体内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的外表面设置有碳纤维发热片,所述碳纤维发热片电连接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包本体的两端通过暗扣或魔术贴与所述被套的背肤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枕套的背侧与所述床套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隆企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合隆企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6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装稳定的凉席
- 下一篇:一种无纺布床套定位封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