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柜专用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3725.3 | 申请日: | 2018-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3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明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柏堰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回流 排出管 半导体制冷 本实用新型 除湿装置 底部连通 管内壁 集水管 进气罩 电柜 壳体 焊接 连通 潮湿空气 低温影响 电力设备 顶部设置 壳体内壁 空气回流 导流板 导流槽 降温管 进气处 进气孔 风扇 冷凝 水滴 阀门 内腔 潮湿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柜专用除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的上部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壳体内壁左侧的上部焊接有进气罩,所述进气罩的右侧连通有防回流管,所述防回流管内壁顶部与底部的左侧均开设有导流槽,所述防回流管内壁顶部与底部的左侧均焊接有导流板,所述防回流管的底部连通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排出管,所述第一排出管内腔的顶部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排出管右侧的下部连通有辅助降温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使用过程中,防止半导体制冷机构的低温导致风扇进气处未被导入半导体制冷机构冷凝的潮湿空气受低温影响形成水滴或者更加潮湿的空气回流到柜体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柜专用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型抽湿装置是采用半导体制冷除湿方式,主动将密闭空间的潮湿空气在风扇的作用下吸入除湿风道,空气中的水汽经过半导体制冷机构后冷凝成水,再通过导水管排出柜体,可以达到很好的除湿效果。通过减低空气中含水量,使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同时下降,几乎不提高温度,不产生温差带来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也不会因高温而加速柜内器件及柜体的老化。智能型除湿装置把被动防止凝露方式,改为主动引导凝露,有效的防止柜内设备老化、绝缘强度降低、二次端子击穿、材料霉变及钢结构件锈蚀等安全隐患,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目前,现有的电柜专用除湿器虽然具有能够有效清除电柜内的湿气,但是在除湿之后停机时,由于半导体制冷机构的温度依然很低,制冷机构的进气侧潮湿空气会受到低温影响,有可能被冷凝,而冷凝之后,由于其还在柜体内,可能会发生回流,容易造成短路或者毁坏线路的现象,这就导致现有电柜专用除湿器存在回流的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柜专用除湿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电柜专用除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的上部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壳体内壁左侧的上部焊接有进气罩,所述进气罩的右侧连通有防回流管,所述防回流管内壁顶部与底部的左侧均开设有导流槽,所述防回流管内壁顶部与底部的左侧均焊接有导流板,所述防回流管的底部连通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排出管,所述第一排出管内腔的顶部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排出管右侧的下部连通有辅助降温管,所述辅助降温管的右端连通有第二排出管,所述第二排出管的底部通过卡箍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二排出管的顶端连通有半导体制冷机构,所述半导体制冷机构左侧的顶部安装有风扇。
优选的,所述集水管、所述第一排出管、所述辅助降温管与所述第二排出管的外侧均套设有保温层,且所述第一排出管的底端贯穿所述壳体。
优选的,所述防回流管的右端与所述风扇的进风侧连通,且所述防回流管为U型管。
优选的,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导流板的个数均为三个,且所述导流槽与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防回流管内腔的左侧从左到右呈交叉分布。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靠近所述防回流管内腔左侧轴线一侧为向右倾斜度,且所述导流板倾斜一侧朝向所述导流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辅助降温管为向上拱起的弧形管,且辅助降温管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排出管、所述第二排出管的直径相同。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柜专用除湿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防回流管、集水管和第一排出管,使得当潮湿空气由风扇导入半导体制冷机构之前,由于半导体制冷机构的温度较低,潮湿空气在进入风扇之前冷凝时会受到防回流管U型内腔的作用,被有效收集在防回流管内腔并集中在集水管内,而不会直接回流进入到电柜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明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明科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43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静电散热装置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高效散热型高频电源用整流模块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