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式多工位轮胎局部修补硫化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30448.2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0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春;糜长春;杨启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3/34 | 分类号: | B29C73/34;B29C3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地址: | 2153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中心 支撑结构 螺纹杆 外垫板 硫化 加压 轮胎 本实用新型 加压加热 局部修补 蒸汽进管 多工位 驱动杆 行星式 修补 温度表 压力表 单点支撑 多点支撑 铰链连接 空心设置 连通设置 轮胎内里 螺纹套管 外侧设置 位置锁定 一端连接 蒸汽出管 周向设置 内垫板 气压缸 一次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式多工位轮胎局部修补硫化机构,包括圆形中心台,所述圆形中心台的周向设置有若干内侧加压支撑结构和外侧加压加热结构,所述内侧加压支撑结构包括气压缸、驱动杆和内垫板,所述外侧加压加热结构包括空心设置的外垫板,所述外垫板外连通设置有蒸汽进管和蒸汽出管,所述蒸汽进管上设置有温度表和压力表,所述外垫板上还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螺纹套管,所述内侧加压支撑结构和圆形中心台之间铰链连接,且设置有位置锁定键。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一次多点硫化,修补效率高,轮胎内里单点支撑改多方位多点支撑,一次性可以完成多处修补(甚至整条轮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局部修补硫化机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行星式多工位轮胎局部修补硫化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推进,搬运省力化、工程机械化需求旺盛,工程机械轮胎和堆高机轮胎市场前景广阔,各主机厂为了降低成本及轻量化需求,非实心轮胎的使用增多。
由于这种斜交轮胎花纹深度较深,开模时胎冠部花纹极易拉伤,也就是常见的崩花,随着高端品牌主机厂对外观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原使用快干胶粘贴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轮胎必须作局部硫化处理。
轮胎上需要作局部硫化处理的不良处通常不只一个,而现有技术中的局部硫化机,每次只能硫化单点位置,存在修补区域面积较小,修补效率相对较差的弊端,不能较好的满足生产需求。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的局部硫化机通常为立式结构,而局部修补硫化大规格的轮胎时,需要多人合力抬起,放入支撑架中,操作较费力,而且浪费人工和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行星式多工位轮胎局部修补硫化机构,能够实现一次多点硫化,修补效率高,由现有技术中的立式结构改成卧式结构,操作省人省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行星式多工位轮胎局部修补硫化机构,包括圆形中心台,所述圆形中心台的周向设置有若干内侧加压支撑结构,每一所述内侧加压支撑结构对应设置有外侧加压加热结构,所述内侧加压支撑结构包括气压缸,所述气压缸背离所述圆形中心台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背离所述气压缸的一端设置有内垫板,所述外侧加压加热结构包括外垫板,所述外垫板内呈空心设置,所述外垫板外连通设置有蒸汽进管和蒸汽出管,所述蒸汽进管上设置有温度表和压力表,所述外垫板上还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外垫板,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连接驱动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通过转动从而实现所述螺纹杆和所述外垫板之间相对移动的螺纹套管,所述内侧加压支撑结构和所述圆形中心台之间铰链连接,所述内侧加压支撑结构靠近所述圆形中心台的两侧设置有用于锁止的位置锁定键。
优选的,所述内侧加压支撑结构的数量不少于8个,所述外侧加压加热结构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内侧加压支撑结构沿着所述圆形中心台的周向呈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内垫板的表面设置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橡胶层的厚度在3~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行星式多工位轮胎局部修补硫化机构,将轮胎内里单点支撑改为多方位多点支撑,能够实现一次多点硫化,修补效率高,结构由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立式结构改革为卧式结构,便于操作,同时降低了人力、物力成本,一次性可以完成多处修补(甚至整条轮胎),节约修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行星式多工位轮胎局部修补硫化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单组内侧加压支撑机构和对应外侧加压加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示意图,用于体现内垫板上橡胶层的结构。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304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泡沫件修补线
- 下一篇:一种轮胎取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