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浇箱梁模板支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4888.7 | 申请日: | 201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7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汉;晏成;韩兆帅;詹珩;詹立新;冯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盘龙明达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031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浇箱梁 支撑系统 组合平台 贝雷架 净空 模板支撑系统 碗扣式脚手架 本实用新型 场地空间 底部支撑 地基处理 基础处理 苦水季节 模板支撑 施工周期 条形基础 装卸方便 承载力 钢管柱 碗扣件 地基 钢管 地形 稳固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现浇箱梁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现浇箱梁模板支撑体系统,具体是指在地基上制作条形基础,然后搭建贝雷架组合平台或钢管柱+贝雷架组合平台,作为碗扣式脚手架的底部支撑。这种支撑系统可以减少地基处理面积,特别适合地形较复杂的区域,同时减少钢管、碗扣件等用量,增大场地空间,支撑系统更稳固,承载力更大,更节省工期和人力。另一方面,不受雨季及苦水季节的影响,不受桥下净空的影响,且净空越高优越性越大;基础处理工艺简单,装卸方便,大大缩短施工周期,且稳定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现浇箱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浇箱梁模板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现浇箱梁一般属于大型桥梁工程的上部结构部分,而桥梁常常需要穿越河道、沟渠及道路等地形复杂区域,地基环境复杂多变,且地基较软,而一般桥梁离软地基之间的距离较长,因此需要先在软地基上搭建支撑体。传统施工采用满堂碗扣式脚手架作为现浇箱梁的模板支撑系统,占地面积大,钢管间距小,耗材巨大,工人操作空间小,施工不方便且施工周期较长,尤其对地基的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对底部地基进行大面积的特殊化加固处理。此外,碗扣式脚手架架体较高时,整体长细比较大,立杆稳定系数小,抗弯折能力减弱,整体横向稳定性下降,容易造成立杆之间受力不均匀现象,要考虑的风荷载影响较大。
另一方面,在软弱地基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地基处理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处理厚度的不均匀性,当添加施工荷载后,地基将可能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可能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对工程质量留下隐患,且地基处理为异型性投入,处理费用较高,周转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箱梁模板支撑体成本高且施工难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箱梁模板支撑系统,包括:多个混凝土条形基础,各所述混凝土条形基础均位于平整地基上,各所述混凝土条形基础上均搭设有竖向贝雷架,所述竖向贝雷架上搭设有横向贝雷架,所述横向贝雷架上搭设有碗扣式脚手架。
优选地,所述竖向贝雷架包括竖直布置的多层贝雷架单元,竖直相邻两层所述贝雷架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向贝雷架包括水平布置的多排贝雷架单元,水平相邻两排所述贝雷架单元之间通过支撑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桁架结构的竖杆上设有支撑架孔,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架孔对应的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通孔,所述凸起插入所述支撑架孔内。
优选地,所述贝雷架单元包括:
桁架结构,所述桁架结构包括上弦杆、下弦杆、竖杆及斜杆,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桁架结构之间通过桁架连接销连接,竖直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桁架结构之间通过桁架螺栓连接;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连接水平方向相邻两排所述贝雷架单元之间的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桁架结构的上弦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桁架连接销一端设有锥度,所述锥度上设有可插拔保险销。
优选地,所述桁架结构上交叉连接有长度可调的两根抗风拉杆。
优选地,还包括托梁,所述托梁包含托块及横梁,所述横梁的腹板处设有孔洞,所述托块一端设有U型岔口,所述横梁的一端伸入所述U型岔口内,栓钉穿过所述孔洞并与所述U型岔口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现浇箱梁模板支撑系统,具体是指在地基上制作条形基础,然后搭建贝雷架组合平台或钢管柱+贝雷架组合平台,作为碗扣式脚手架的底部支撑。这种支撑系统可以减少地基处理面积,特别适合地形较复杂的区域,同时减少钢管、碗扣件等用量,增大场地空间,支撑系统更稳固,承载力更大,更节省工期和人力。另一方面,不受雨季及苦水季节的影响,不受桥下净空的影响,且净空越高优越性越大;基础处理工艺简单,装卸方便,大大缩短施工周期,且稳定性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盘龙明达建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盘龙明达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48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贝雷架用的加强弦杆
- 下一篇:变截面高桥墩翻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