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间荧光光谱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3005.0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8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金策;刘涛;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周庆路;田阳 |
地址: | 3001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金属 荧光光谱测量 荧光光谱 水平位置调整 荧光光谱数据 本实用新型 光谱仪 测试 保护气体 测量空间 测量装置 测试气压 待测样品 探头 气压 激光 采集 追踪 计算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间荧光光谱测量装置,装置包括用反应容器、激光提供模块、光谱仪以及计算机,本装置用于碱金属在不同气压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空间荧光光谱的测量装置,在进行测试时提供保护气体并可针对待测样品的性质进行测试气压的调整,并采用可进行水平位置调整的追踪探头进行荧光光谱数据的采集,适用于碱金属的荧光光谱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光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荧光光谱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光谱技术是激光技术出现以来,在经典光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随着各个领域的科技进步,测量分析的极限灵敏度、光谱的分辨率、时间以及空间的分辨率都有着很大的提升。光谱学的发展对推动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测量空间荧光光谱是激光光谱测量的一个分支,对于物理现象的研究也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因为空间荧光光谱对于不同的物质尤其是碱金属在测量上会有不同的气压以及温度要求,所以要设计一套专门用于碱金属在不同气压温度的条件下测量空间荧光光谱的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测量空间荧光光谱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间荧光光谱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对样品进行加热并提供封闭气压环境的反应容器,用于激发样品发出荧光信号的激光提供模块,用于采集样品的荧光信号并转化成荧光光谱数据的光谱仪;
所述反应容器包括两端封闭且水平设置的透明筒体,与所述的透明筒体相垂直连通且其内置加热机构的加热筒体,以及与所述反应容器连通用于提供真空环境的真空泵、用于提供保护气体的配气装置以及用于净化的气体净化装置,所述气体净化装置包括循环泵和净化装置;
所述激光提供模块发射出的激光射入筒体并聚焦在样品加热后形成的金属蒸气上;
所述光谱仪设置于所述反应容器一侧用以采集荧光,包括可进行水平位置调整的追踪探头以及单色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加热机构为坩埚,所述坩埚通过设置于反应容器外部的加热线圈进行加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激光提供模块包括激光器、分光镜、波长计以及扩束镜,所述激光器的出射激光通过分光镜及扩束镜后照射于样品在加热后形成的金属蒸气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循环泵包括设置有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支撑架,设置在右侧板和左侧板间且受驱动左右往复移动的挡板,两段对应设置在左侧板和挡板间以及右侧板和挡板间的波纹管、所述的波纹管两端分别与挡板、左侧板或右侧板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的波纹管的管腔受控经进气管路或出气管路与气体管路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支撑架的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设置有丝杠,丝杠上设置有与挡板相连接可沿丝杠运动的丝杠滑台;所述丝杠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正反转的限位开关,限位开关通过与互锁的继电器相配合操纵循环泵第二步进电机,使循环泵第二步进电机驱动丝杠正向反向交替转动,进而实现丝杠滑台以及设置于其上的挡板在右侧板和左侧板之间的往复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板与左侧板间的波纹管内形成左气腔,所述挡板与右侧板间的波纹管内形成右气腔,所述进气管路的进气口与左气腔之间设置第一电磁真空阀门,在进气管路的进气口与右气腔之间设置第二电磁真空阀门,在出气管路的出气口与左气腔之间设置第三电磁真空阀门,在出气管路的出气口与右气腔之间设置第四电磁真空阀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净化装置包括壳体、隔网、吸气剂和温控铠装加热体,壳体的中部放置吸气剂,在吸气剂的两侧设置隔网,在壳体的外部设置温控铠装加热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气剂为锆钒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网呈蜂窝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未经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3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