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煤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220380.X | 申请日: | 2018-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8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任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31/00 | 分类号: | C10B31/00;C10B57/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吴立 |
| 地址: | 0433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余煤回收装置 刮板输送机 螺旋输送机 煤孔 本实用新型 托煤板 煤车 煤斗 焦炭 煤斗出口 生产效率 出料口 进料口 机槽 煤仓 应用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煤回收装置,属于焦炭生产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余煤回收装置;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余煤回收装置,包括煤车托煤板,其特征在于煤车托煤板下方设置有下煤孔,下煤孔下方设置有螺旋输送机,下煤孔与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相连,螺旋输送机出料口处设置有煤斗,煤斗下方设置有刮板输送机,煤斗出口与刮板输送机机槽相连,刮板输送机出口与煤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焦炭生产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煤回收装置,属于焦炭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焦化厂进行焦炉生产的装煤方式一般采用侧装煤车,但是在装煤过程中,产生的余煤会从托煤板与托煤板运行槽之间的缝隙散落至下方,污染环境,随着装煤次数的增多,产生的余煤会不断堆积,在造成浪费的同时还影响生产,目前,这些散落的余煤一般使用人工清扫,但是这种人工清理的方式,人工作业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不能及时完成,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余煤回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余煤回收装置,包括煤车托煤板,其特征在于煤车托煤板下方设置有下煤孔,下煤孔下方设置有螺旋输送机,下煤孔与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相连,螺旋输送机出料口处设置有煤斗,煤斗下方设置有刮板输送机,煤斗出口与刮板输送机机槽相连,刮板输送机出口与煤仓相连通。
所述的下煤孔与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防尘罩。
所述的煤斗为漏斗形煤斗,所述的煤斗开口小的一侧正对刮板输送机机槽。
所述的下煤孔为方形下煤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下煤孔与螺旋输送机之间设置有防尘罩,可以改善作业环境,通过螺旋输送机和刮板输送机的组合,将余煤进行自动回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煤车托煤板、2为下煤孔、3为螺旋输送机、4为煤斗、5为刮板输送机、6为煤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余煤回收装置,包括煤车托煤板1,煤车托煤板1下方设置有下煤孔2,下煤孔2下方设置有螺旋输送机3,下煤孔2与螺旋输送机3的进料口相连,螺旋输送机3出料口处设置有煤斗4,煤斗4下方设置有刮板输送机5,煤斗4出口与刮板输送机5机槽相连,刮板输送机5出口与煤仓6相连通,下煤孔2与螺旋输送机3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防尘罩,煤斗4为漏斗形煤斗,所述的煤斗4开口小的一侧正对刮板输送机机槽,下煤孔2为方形下煤孔。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余煤沿着下煤孔2进入螺旋输送机3,通过螺旋输送机3输送至煤斗4中,通过煤斗4转运至刮板输送机5,通过刮板输送机5转运至煤仓6中,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环境污染小,劳动强度低,在下煤孔2与螺旋输送机3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防尘罩,可以杜绝余煤溢散,防止粉尘污染,改善作业环境。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03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装煤车炉圈自动清理装置
- 下一篇:卷帘式焦炉出料杆侧炉门防尘密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