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20087.3 | 申请日: | 201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1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薛朋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4 | 分类号: | F28D9/04;F28F19/00;C02F9/1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冷锦超 |
地址: | 0433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二段换热器 蒸氨 一段换热器 废水冷却装置 蒸氨废水通道 废水 并联设置 并联 影响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 循环水通道 出口连接 工艺要求 废水管 蒸氨塔 沉积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包括与蒸氨塔蒸氨废水通道出口连接的蒸氨废水管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包括蒸氨废水通道和循环水通道;所述换热器包括一段换热器Ⅰ、一段换热器Ⅱ、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所述一段换热器Ⅰ和一段换热器Ⅱ并联设置,所述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为并联设置,所述并联的一段换热器Ⅰ和一段换热器Ⅱ与所述并联的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采用串联连接;本装置提高蒸氨废水在换热器内流速,避免蒸氨废水中杂质在换热器内沉积,影响换热效率,保证蒸氨废水温度达到工艺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氨水换热器是焦化生产煤气净化系统中剩余氨水蒸氨工艺的重要设备,剩余氨水通过氨水换热器与蒸氨废水进行换热,充分利用蒸氨废水的余热,提高剩余氨水的温度,以
降低蒸氨蒸汽的消耗。由于从蒸氨塔出来的蒸氨废水含有一定量焦油,在通过换热设备时,极易贴附在换热器内壁,并不断聚集、干结,最终造成换热器堵塞,影响蒸氨。若堵塞严重,将导致整个换热器报废。因此,必须要对现有设备加以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本装置提高蒸氨废水在换热器内流速,避免蒸氨废水中杂质在换热器内沉积,影响换热效率,保证蒸氨废水温度达到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蒸氨废水冷却装置,包括与蒸氨塔蒸氨废水通道出口连接的蒸氨废水管和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内包括蒸氨废水通道和循环水通道;所述换热器包括一段换热器Ⅰ、一段换热器Ⅱ、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所述一段换热器Ⅰ和一段换热器Ⅱ并联设置,所述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为并联设置,所述并联的一段换热器Ⅰ和一段换热器Ⅱ与所述并联的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采用串联连接;
所述蒸氨塔废水通过蒸氨废水管连接一段换热器Ⅰ和一段换热器Ⅱ的废水通道入口,所述一段换热器Ⅰ和一段换热器Ⅱ的废水通道出口通过蒸氨废水管连接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的废水通道入口,所述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的废水通道出口通过蒸氨废水管连接生化处理池;
循环水上水主管通过循环水管连接各换热器的循环水通道入口,各换热器的循环水通道出口连接循环水出水主管。
所述换热器为螺旋板换热器。
所述循环水通道内径大于蒸氨废水通道。
所述二段换热器Ⅰ和二段换热器Ⅱ的废水通道出口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各废水通道入口、废水通道出口、循环水通道入口和循环水通道出口的管路上均设置有阀门。
所述废水通道出口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和焦油排放管,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水热或蒸汽热加热装置,所述焦油排放管上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蒸氨废水冷却器改为2台螺旋板换热器+2台螺旋板换热器串联运行,提高蒸氨废水在换热器内流速,避免蒸氨废水中杂质在换热器内沉积,影响换热效率,保证蒸氨废水温度达到工艺要求。蒸氨废水两级冷却器中,蒸氨废水进行2+2串级换热,两级循环水均使用一次水,鉴于蒸氨废水温差大、流量小的问题,蒸氨废水冷却器设计为蒸氨废水小通道、循环水大通道运行。
本实用新型蒸氨废水串级冷却装置,原蒸氨废水换热器使用45天出现堵塞,本实用新型目前使用9个月,未出现堵塞。本实用新型蒸氨废水串级冷却装置将蒸氨废水出口温度稳定保持在30—40℃,满足蒸氨废水处理工艺要求。
在废水通道出口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和焦油排放管,能有效防止因焦油沉积在管道内而堵塞管道的问题,使蒸氨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20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化工中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 下一篇:可自动清洗的热管式余热利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