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蓄热式焚烧炉的抽吸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3782.7 | 申请日: | 201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1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唐爱明;方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L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李德溅 |
地址: | 21424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腔体 蓄热式焚烧炉 本实用新型 抽吸风机 抽吸机构 有机物 焚烧 反吹装置 焚烧处理 净化效率 死角区域 提升设备 出口端 吹风式 进口端 吸风量 吸风式 阀门 弯折 连通 送入 邻近 爆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蓄热式焚烧炉的抽吸机构,包括下腔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腔体(3)上连通有反吸管道(2),反吸管道(2)的进口端弯折向下邻近下腔体(3)的底部,反吸管道(2)的另一端与抽吸风机(1)相连接,抽吸风机(1)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焚烧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反吹装置相对于下腔体的死角区域,将原来的吹风式变换为吸风式,把吸出来的有机物再次送入焚烧机构进行焚烧处理;同时通过设置阀门对吸风量进行控制,更加稳定,从而确保下腔体中的有机物得到更好的清除,提升设备整体的净化效率,降低爆炸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将原有的吹风改为吸风的用于蓄热式焚烧炉的抽吸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废气处理设备(如RTO、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光氧等离子、CO、RCO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蓄热式焚烧(RTO)技术为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方式,RTO装置主要有燃烧室、蓄热室、气体分布室、燃烧机、蓄热体、反吹装置等组成。其中反吹装置位于整个设备底部,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对RTO下腔体内的残留有机废气进行抽取,防止应下腔体有机物浓度过高而出现爆炸等危险。
目前国内外的RTO,反吹装置的一般设置一根管道,管道与下腔体底部有一段距离,使用风机或者压缩空气向内吹风。此种结构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大部分残留的有机物还是停留在下腔体内,无法处理干净,从而导致设备的净化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原有的吹风改为吸风的用于蓄热式焚烧炉的抽吸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用于蓄热式焚烧炉的抽吸机构,包括下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腔体上连通有反吸管道,反吸管道的进口端弯折向下邻近下腔体的底部,反吸管道的另一端与抽吸风机相连接,抽吸风机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焚烧机构相连接。
所述的反吸管道上设有控制抽吸风量的阀门。
所述的阀门位于下腔体外的反吸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抽吸机构相对于下腔体的死角区域,将原来的吹风式变换为吸风式,把吸出来的有机物再次送入焚烧机构进行焚烧处理;同时通过设置阀门对吸风量进行控制,更加稳定,从而确保下腔体中的有机物得到更好的清除,提升设备整体的净化效率,降低爆炸的可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蓄热式焚烧炉的抽吸机构的示意图。
其中:1—抽吸风机;2—反吸管道;3—下腔体;4—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蓄热式焚烧炉的抽吸机构,包括下腔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腔体3上连通有反吸管道2,反吸管道2的进口端弯折向下邻近下腔体3的底部,反吸管道2的另一端与抽吸风机1相连接,抽吸风机1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焚烧机构相连接;上述设置使得反吹管道2相对于下腔体1基本无死角,下腔体1内的有机物通过抽吸风机1抽出。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反吸管道2上设有控制抽吸风量的阀门4,且阀门4位于下腔体3外的反吸管道2上。
如图1所示,反吹时,下腔体3中的有机物在抽吸风机1的抽风作用下沿着反吸管道2被抽出,抽出的有机物通过另外管道进入焚烧机构进行处理。阀门4在抽吸动作开始前打开,根据具体工艺调节至相应的大小。该机构用于RTO下腔体3上为RTO流程中的反吹工艺,抽吸机构无明显死角区域,主要为抽风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方涂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37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