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层液体的自动分离及出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13647.2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1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许兵;庞博湛;叶强;熊昌武;毕作鹏;孙春光;李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安隆(珠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薛萌萌 |
地址: | 519050 广东省珠海市南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液罐 接液罐 连接管 分离液体 连通 本实用新型 出料装置 自动分离 进液管 控制阀 分层 化工技术领域 人力资源成本 供液装置 内部连通 人员操作 上端 出料 分液 节约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分层液体的自动分离及出料装置,属于化工技术领域,包括分液罐、第一接液罐和第二接液罐,分液罐与第一接液罐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分液罐与第二接液罐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分液罐内设有助分离液体,助分离液体与待分离液体中密度较大的液体相同,分液罐的上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液管,进液管远离分液罐的一端与外部的供液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连续稳定的进料和出料,不需现场人员操作,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涉及液体分离装置,尤其涉及分层液体的自动分离及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经常会有将两种不互溶且分层的介质进行分离的操作,如图一,需要将物料A和物料B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物料A的密度大于物料B,将物料A和B分别分入物料A储罐和物料B储罐。
如果使用常规的操作方法,如图1,开启进料阀门,将混合物料加入设备A+B分液罐,加入合适的量混合物料后,静置分层,然后将下层液体分入设备A储罐,再将上层液体分入设备B储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分离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但是需要现场有人操作,并且可能出现人员判断失误或者操作失误,导致物料分离不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分层液体的自动分离及出料装置,实现连续稳定的进料和出料,不需现场人员操作,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层液体的自动分离及出料装置,包括分液罐、第一接液罐和第二接液罐,所述分液罐与所述第一接液罐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所述分液罐与所述第二接液罐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为一开口向下的U型管,所述U型管靠近所述分液罐的一端延伸出一水平段与所述分液罐的下端相连通,所述U型管远离所述分液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液罐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分液罐的连接处位于所述U型管最高处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进一步的,所述分液罐的上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远离所述分液罐的一端与外部的供液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的下端为弧形段且弯向靠近所述分液罐的罐壁一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进液管设在所述分液罐直径位置的两端。
进一步的,液体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内从所述分液罐到所述第一接液罐之间的流动时间大于待分离的两种液体层析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进液管的前端设有储液罐,所述储液罐内储存有一定量的待分离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液罐的下端设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接液罐的下端设有第二出液口,所述分液罐的上端设有第一进液口,所述分液罐的下端设有第三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观察镜,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观察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安隆(珠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利安隆(珠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利安隆(中卫)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13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