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竹缠绕复合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5106.5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4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叶柃;高文;黄远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柃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3111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管 缠绕 支撑组件 本实用新型 实时测温 防转槽 结构层 防转 测温组件 防转组件 管体结构 实时监控 使用寿命 体内外壁 应用成本 提升管 竹材料 管体 预埋 粘结 转槽 制备 匹配 设防 检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竹缠绕复合管廊,属于竹复合管廊相关技术领域,其中通过在管体一端端面上开设防转槽,并对应防转槽设置有防转组件,由其对应匹配防转槽后与支撑组件端部对应连接,实现支撑组件的端部固定,且通过在管体内外壁面之间预埋多个测温组件,实现管体结构层温度的实时监控,从而使得竹缠绕复合管廊具有支撑组件防转功能和结构层实时测温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竹缠绕复合管廊,其通过竹材料缠绕粘结而成,结构简单,制备简便,不仅能实现支撑组件的防转功能,还能实现结构层的实时测温,大幅提升竹缠绕复合管廊的功能性,降低其应用成本和检修更换成本,提升管廊的使用寿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竹复合管廊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竹缠绕复合管廊。
背景技术
管廊是一种建于地下以用于敷设各种管线的结构设施,其往往集电力、通信、广电、燃气、给排水、热力等多种管线于一体,起到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节约地下空间资源的作用,也杜绝了各专业管线的分别不定期开挖,减少对道路通行和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彻底解决“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
目前,应用较多的管廊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通过现浇或者预制的形式成型,能一定程度上满足管廊功能性应用的需求,但是,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管廊在制备成型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且传统钢筋混凝土管廊的结构质量较大,工程的建设量大,施工周期长,造价高,维护、检修困难,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求。
鉴于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放在了可再生资源上,以期望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价格低廉,功能性好的管廊结构。例如本申请人的在先专利申请CN 107503373A中提出了一种预制式管廊,其由若干管节连接而成,该管节包括管体,该管体径向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结构层和外防护层,所述结构层是由木材、麻茎秆、藤条、秸秆、芦苇茎秆、荻茎秆中的一种或多种缠绕多层并通过防火性树脂粘结固化而成,所述外防护层是由防水耐腐材料制成。上述管廊的原材料来源广、绿色环保、资源可再生,可通过预制管节的形式在工程现场完成管廊的拼接,大大减少了管廊施工的工程量,施工方便,工程周期短,工程造价低,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但是,在上述竹缠绕预制式管廊的后续研究和实际应用过程中,研究者发现现有预制式管廊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缺陷,具体包括如下两个方面:1、竹复合管廊中往往会设置有支撑组件,如支撑环、支撑架等,现有的支撑组件往往是通过扩充张力的方式紧贴管体内壁,这样不仅不会对管体本身造成损伤,还能便于支撑组件的角度调整,但是,通常情况下,支撑组件上安装的管线或者设备的重量往往不一致,故而可能会导致支撑组件发生绕轴转动,存在损坏管线或者设备的风险;2、在现有竹复合管廊的应用过程中,其日常巡查检修不便,往往无法及时发现管廊中所出现的安全隐患,如管廊内可能出现的设备损坏、漏水、漏电、火灾等情况,上述情形的发生均会对管廊本体的结构性能、使用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特别是火灾发生时,对管廊过火温度的监测、评定直接影响着对管廊结构检修或者更换的判断,而现有竹复合管廊的应用过程中很难实现对管廊本体温度的实时、准确监测,使得竹复合管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竹缠绕复合管廊,其中通过在管体一端的端面上开设一定尺寸的防转槽,并对应防转槽设置可匹配嵌入其中的防转组件,通过防转组件与支撑组件端部的对应连接,可实现管体内支撑组件的有效固定,避免支撑组件的绕轴转动,从而有效减少支撑组件上管线与设备的损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且通过在管体成型过程中在管体内外壁面之间预埋多个测温组件,以实现管体结构层温度的实时监控,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以及可对遭受意外事故后的管体结构稳定性提供数据指导,以用于提供管廊更换、维修的判断依据,从而大大提升管廊应用的通用性和便捷性,降低竹缠绕复合管廊的应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竹缠绕复合管廊,其包括通过竹材料多层缠绕粘结而成并呈筒状结构的管体和设置在该管体内的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柃,未经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5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