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潮桑蚕丝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2785.0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5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孟灵灵;钱飞;陈建广;苏兰兰;俞萍;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丝利得茧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2;B32B27/06;B32B9/00;B32B5/02;B32B9/04;B32B9/02;B32B23/02;B32B23/04;B32B5/08;B32B33/00;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线 面料 面料主体 涤纶纤维 本实用新型 防水透气膜 桑蚕丝面料 混合纤维 竹炭纤维 防潮 包覆 绞缠 面料技术领域 第一线 桑蚕丝纤维 防紫外线 耐磨性能 羊毛纤维 粘胶纤维 竹原纤维 主体内部 阻燃纤维 抗菌性 棉纤维 舒适度 交捻 经纬 编织 | ||
1.一种防潮桑蚕丝面料,包括面料主体(2)、内面料(4)、防水透气膜(5)和外面料(6),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主体(2)的外侧设有外面料(6),所述面料主体(2)的内侧设有内面料(4),所述内面料(4)与外面料(6)之间的面料主体(2)内部设有有防水透气膜(5),所述内面料(4)与外面料(6)皆为第一线组(1)和第二线组(3)呈经纬状编织而成,且第一线组(1)与第二线组(3)皆为5根丝线主体(14)并排组成,所述丝线主体(14)包括涤纶纤维(11)、竹炭纤维(10)、阻燃纤维(16)、棉纤维(12)、粘胶纤维(13)和混合纤维(15),所述丝线主体(14)内部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涤纶纤维(11),所述涤纶纤维(11)的外侧绞缠包覆有竹炭纤维(10),所述竹炭纤维(10)的外侧间隔交捻有棉纤维(12)和阻燃纤维(16),所述阻燃纤维(16)与棉纤维(12)外侧的外侧均匀编织有粘胶纤维(13),所述粘胶纤维(13)的外侧均匀绞缠包覆有混合纤维(15),所述混合纤维(15)的内部分别交捻有桑蚕丝纤维(8)、羊毛纤维(9)和竹原纤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桑蚕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纤维(13)横截面的面积占丝线主体(14)横截面面积的30-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桑蚕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纤维(10)外侧交捻的棉纤维(12)和阻燃纤维(16)股数分别对应为2股与1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桑蚕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纤维(15)内部交捻的桑蚕丝纤维(8)、羊毛纤维(9)和竹原纤维(7)股数皆为1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潮桑蚕丝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组(1)与第二线组(3)上的相邻两个丝线主体(14)之间的间隙为丝线主体(14)直径的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丝利得茧丝绸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丝利得茧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27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