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01347.2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0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雷宇;甘庆明;赵春;樊松;梁毅;韩二涛;周杨帆;郭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14;F04B5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李新苗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心柱塞 柱塞 三通阀组 泵筒 杆式抽油泵 本实用新型 油流通道 游动阀 直径抽油泵 机械采油 油井作业 杆式泵 实心的 泵效 管柱 时率 油管 油流 连通 相通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采油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包括泵筒、实心柱塞和三通阀组,所述实心柱塞设于泵筒内,所述三通阀组与泵筒连通,所述泵筒设有通道,所述三通阀组的出口与通道相通,所述三通阀组设于实心柱塞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与传统杆式泵的不同在于,其柱塞是实心的,游动阀采用特殊的结构,在柱塞的下方,油流不通过柱塞,直接通过游动阀进入上方油管中,这样的设计即大幅提高了柱塞的强度,又增加油流通道,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直径抽油泵的优势,在减少一趟管柱,提高泵效的同时,增强了柱塞的强度、增大了油流通道,进一步提高油井作业时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
背景技术
杆式抽油泵可整体随抽油杆下入油管中,检泵作业可不提油管,且泵筒受力较小,尤其适用于深抽,对于斜井及含砂和粘度较大的油井也比较适用,因此在各油田得以广泛应用。
现有杆式抽油泵的固定方式主要是在油管上安装定位短节固定定位,当需要调整下泵深度时,必须起出油管,作业复杂,占井周期长。而且,传统的杆式泵,柱塞是中空的,油流从柱塞中间通过,再通过柱塞上方的游动阀流入泵上方的油管中,这种结构的小直径泵难以同时满足较高的柱塞强度和较大的油流通道,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与传统杆式泵结构不同,即能满足较高的柱塞强度又能满足较大的油流通道的小直径杆式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克服现有杆式泵难以同时满足较高的柱塞强度和较大的油流通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油方法,减少下一趟管柱,同时提高泵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包括泵筒、实心柱塞和三通阀组,所述实心柱塞设于泵筒内,所述三通阀组与泵筒连通,所述泵筒设有通道,所述三通阀组的出口与通道相通,所述三通阀组设于实心柱塞下方。
所述三通阀组包括游动阀和固定阀,所述固定阀设于泵筒底部,所述游动阀设于泵筒内,所述游动阀的出口与通道相通。
还包括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所述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设于泵筒的外圆周上。
所述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包括密封体和支撑体,所述密封体为胶筒,所述支撑体为锥体和弹性卡瓦,所述胶筒、锥体和弹性卡瓦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泵筒的外圆周上。
所述实心柱塞直径为25mm。
所述实心柱塞上的柱塞杆与抽油杆连接。
所述固定阀的出口面积不大于游动阀的出口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实心柱塞杆式抽油泵,与传统杆式泵的不同在于,其柱塞是实心的,游动阀采用特殊的结构,在柱塞的下方,油流不通过柱塞,直接通过游动阀进入上方油管中,这样的设计即大幅提高了柱塞的强度,又增加油流通道,最大限度的发挥小直径抽油泵的优势,通过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减少一趟管柱,提高泵效的同时,增强了柱塞的强度、增大了油流通道,进一步提高油井作业时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图2是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实心柱塞;2、游动阀;3、固定阀;4、泵筒;5、定筒式底部固定结构;6、油管;7、胶筒;8、锥体;9、弹性卡瓦;10、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2013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