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层真空密封的热电偶线缆贯穿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9232.4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7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查方正;赖春林;路艳君;魏凌峰;李俊;杨青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C13/02 | 分类号: | G21C13/02;G21C13/028;G21C17/10;G21C17/1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孙成林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外壳体 夹层内壳 热电偶 不锈钢铠装 线缆 密封圈 双层真空金属 夹层抽真空 热电偶芯线 双层真空 陶瓷真空 真空密封 贯穿件 焊接环 密封 穿透 双层真空结构 安全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 高真空环境 核聚变堆 提高装置 焊缝 体连接 外壳体 夹层 内层 无损 射线 探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真空密封的热电偶线缆贯穿件,它包括热电偶芯线陶瓷真空穿透,夹层抽真空管道,夹层外壳体,夹层内壳体,不锈钢铠装线缆焊接环,双层真空金属密封圈,不锈钢铠装热电偶,热电偶芯线陶瓷真空穿透与夹层外壳体连接形成外层真空密封,夹层抽真空管道与夹层外壳体连接,不锈钢铠装热电偶通过焊接环与夹层内壳体连接形成内层真空密封,夹层外壳体、夹层内壳体之间相连。采用的双层真空结构及双层真空金属密封圈,有利于保障内部的高真空环境,满足核聚变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夹层内壳体采用S型凹槽式结构,便于对夹层内、外壳体之间的焊缝进行射线无损探测,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贯穿件,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真空密封的热电偶线缆贯穿件,运用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装置的中子通量监测器的温度监测系统中。
背景技术
中子通量监测器是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装置(ITER)中重要的测量装置之一,主要用于测量总中子源的产额、聚变功率和第一壁的中子通量。根据该测量要求,需要将中子探测器安装在聚变堆的高真空室内,并同时对中子探测器进行温度监测。由于聚变堆运行期间苛刻的高真空条件,对穿过高真空密封边界的线缆贯穿件有很高的密封性和可靠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真空密封的热电偶线缆贯穿件,能够满足聚变堆中子通量监测器系统中温度监测要求,同时满足聚变堆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真空密封的热电偶线缆贯穿件,它包括热电偶芯线陶瓷真空穿透,夹层抽真空管道,夹层外壳体,夹层内壳体,不锈钢铠装线缆焊接环,不锈钢铠装热电偶,其中,热电偶芯线陶瓷真空穿透与夹层外壳体连接形成外层真空密封,夹层抽真空管道与夹层外壳体连接,不锈钢铠装热电偶通过焊接环与夹层内壳体连接形成内层真空密封,夹层外壳体、夹层内壳体之间相连。
所述的热电偶芯线陶瓷真空穿透通过其自带的焊接型法兰与夹层外壳体焊接形成外层真空密封。
所述的夹层抽真空管道与夹层外壳体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的夹层外壳体上装有双层真空金属密封圈。
所述的不锈钢铠装热电偶通过焊接环与夹层内壳体焊接形成内层真空密封。
所述的不锈钢铠装热电偶线缆的末端在夹层空间内具有陶瓷封装,将穿过陶瓷封装的热电偶芯线与陶瓷真空穿透的芯线用螺钉压紧连接。
所述的夹层外壳体、夹层内壳体之间通过对接焊相连。
所述的夹层内壳体采用S型凹槽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在高真空条件下工作,将热电偶的信号传出真空室。采用的双层真空结构,有利于保障内部的高真空环境,满足核聚变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夹层内壳体采用S型凹槽式结构,便于对夹层内、外壳体之间的焊缝进行射线无损探测,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双层真空密封的热电偶线缆贯穿件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在制造厂装配为一体化结构后,便于现场的安装和调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层真空密封的热电偶线缆贯穿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层真空密封的热电偶线缆贯穿件截面详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双层真空密封的热电偶线缆贯穿件的夹层外壳体正面示意图。
图中:1热电偶芯线陶瓷真空穿透,2热电偶芯线,3夹层抽真空管道,4夹层外壳体,5夹层内壳体,6不锈钢铠装线缆焊接环,7双层真空金属密封圈,8不锈钢铠装热电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9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