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眉装饰件与前保险杠之间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8181.3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22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英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件 前保险杠 弹性按压装置 轮眉 凸块 第一开孔 安装装置 穿过 第二开孔 汽车轮眉 拆卸 本实用新型 按压 变形问题 大小匹配 间隔设置 凸块位置 按压片 卡接 时轮 断裂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轮眉装饰件与前保险杠之间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包括:前保险杠,所述前保险杠与轮眉装饰件连接的水平界面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开孔;轮眉装饰件,与所述前保险杠上第一开孔对应的所述轮眉装饰件上设有大小匹配的凸块,所述凸块穿过所述第一开孔;穿过所述第一开孔的所述凸块位置上设有第二开孔,弹性按压装置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孔,所述弹性按压装置上设置的按压片将所述弹性按压装置卡接在所述凸块上。该装置通过在穿过前保险杠的轮眉装饰件的凸块上设置弹性按压装置,将轮眉装饰件安装在前保险杠上,拆卸时只需手按压弹性按压装置,轮眉装饰件的凸块脱离前保险杠,解决了现有技术拆卸时轮眉装饰件易断裂、外观变形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之间的安装结构,具有涉及汽车前保险杠与轮眉装饰件之间的连接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前保险杠是轿车重要的外饰件之一,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安装在轿车前部,它对车辆的安全防护、造型效果、空气动力性有着较大的影响。目前,轿车的前保险杠是通过自攻螺钉与塑料螺母的自攻旋接方式直接安装在轮眉装饰件上,由于前保险杠为通过模具成型的塑料件,而轮眉装饰件通过冲压模具成型的钣金件,二者都存在一定的制造误差,加上车身焊接误差、不同工人的操作导致的装配误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前保险杠与轮眉装饰件之间的间隙和段差不均匀,从而影响轿车的外观。并且前保险杠和轮眉装饰件都是大件,一旦前保险杠与轮眉装饰件之间出现大的间隙、段差或者干涉,修改模具需要花费很高的费用,甚至造成模具的报废。此外,前保险杠属于大型件,若采用螺钉的方式与轮眉装饰件连接,前保险杠与轮眉装饰件之间的装配和拆卸较为麻烦,仅凭一名操作工人进行操作非常困难,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轮眉装饰件与前保险杠之间配合结构是轮眉装饰件通过塑料卡扣卡接在前保险杠上,具体地塑料卡扣先卡接在轮眉装饰件上,然后再将已卡接上轮眉装饰件的塑料卡扣卡接上前保险杠,安装程序繁杂,拆卸时需要用一字起撬开轮眉装饰件与前保险杠分缝处,会导致轮眉装饰件与前保险杠外观受损及塑料卡扣安装座断裂,塑料卡扣安装座断裂会导致轮眉装饰件报废,增加投入成本。基于此,亟待开发一种克服现有技术难题的汽车轮眉装饰件与前保险杆之间安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轮眉装饰件与前保险杆之间安装装置,该装置通过在穿过前保险杠的轮眉装饰件的凸块上设置弹性按压装置,能将轮眉装饰件较好地安装在前保险杠上,拆卸时只需手按压弹性按压装置,轮眉装饰件的凸块脱离前保险杠,完成了轮眉装饰件与前保险杠的拆卸,解决了现有技术拆卸时轮眉装饰件易断裂,外观变形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轮眉装饰件与前保险杠之间安装装置,其中,所述汽车轮眉装饰件与前保险杠之间安装装置包括:
前保险杠,所述前保险杠与轮眉装饰件连接的水平界面上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开孔;
轮眉装饰件,与所述前保险杠上第一开孔对应的所述轮眉装饰件上设有大小匹配的凸块,所述凸块穿过所述第一开孔;
穿过所述第一开孔的所述凸块位置上设有第二开孔,弹性按压装置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孔,所述弹性按压装置上设置的按压片将所述弹性按压装置卡接在所述凸块上。
优选地,所述弹性按压装置包括一端的凸台、从所述凸台向竖直方向延伸的弹性按压装置本体。
优选地,所述弹性按压装置本体包括与所述凸台连接的连接部,从所述连接部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弯折中心区域的板三边与周围的所述弧形板断开形成按压片,所述弧形板上形成略大于所述按压片大小的第三开孔,所述按压片以与所述弧形板弯折中心区域连接的一边为中心线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按压片以嵌入所述第三开孔内为起点,可移动至与所述弧形板弯折中心区域连接边对应的一边距离所述弧形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开孔的宽度,以将所述弹性按压装置卡接在所述凸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英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英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8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背门内饰板的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卡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