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频压铸振子绝缘垫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7720.1 | 申请日: | 2018-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1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华特种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H01Q1/50;H01Q1/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垫片 高频压 振子 缓冲弹簧 主体内部 缓冲槽 缓冲片 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 防护效果 绝缘包边 上绝缘层 下绝缘层 加固层 双面胶 缓冲效果 内部安装 主体环形 左右两侧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频压铸振子绝缘垫片,包括绝缘包边、上绝缘层、加固层、下绝缘层、缓冲槽、留底双面胶、缓冲片以及缓冲弹簧,绝缘包边安装在绝缘垫片主体环形侧面,上绝缘层设置在绝缘垫片主体内部上侧,下绝缘层设置在绝缘垫片主体内部下侧,绝缘垫片主体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加固层,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高频压铸振子绝缘垫片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缓冲槽开设在绝缘垫片主体下端面左右两侧,缓冲槽内部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下端面安装有缓冲片,缓冲片下端面粘附有留底双面胶,该设计解决了原有高频压铸振子绝缘垫片缓冲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护效果好,使用稳定,不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频压铸振子绝缘垫片,属于通信天线技术备领域。
背景技术
垫片是两个物体之间的机械密封,通常用以防止两个物体之间受到压力、腐蚀、和管路自然地热胀冷缩泄漏。由于机械加工表面不可能完美,使用垫片即可填补不规则性。垫片通常由片状材料制成,如垫纸、橡胶、硅橡胶、金属、丁腈橡胶,玻璃纤维或塑料聚合物。在通信天线领域中,为了金属与金属连接间隙处存在小缝隙、小毛刺,也经常会使用到垫片。
现有的高频压铸振子绝缘垫片防护效果不佳,通信天线中的金属与金属连接间隙处的小缝隙、小毛刺,容易产生微放电现象,垫片绝缘效果不佳,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绝缘垫片的内部结构强度不高,同时绝缘垫片的缓冲效果不佳,极易导致绝缘垫片挤压损坏,现在急需一种高频压铸振子绝缘垫片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频压铸振子绝缘垫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护效果好,使用稳定,不易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频压铸振子绝缘垫片,包括绝缘垫片主体、螺孔、凹陷区、振子脚过孔、振子紧固通孔、防护机构以及缓冲机构,所述凹陷区设置在绝缘垫片上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螺孔开设在凹陷区外侧,所述振子脚过孔开设在绝缘垫片主体内部前后两侧,所述振子紧固通孔开设在绝缘垫片主体内部中间位置,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设置在绝缘垫片主体内部,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绝缘垫片主体下端面,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绝缘包边、上绝缘层、粘结层、加固层以及下绝缘层,所述绝缘包边安装在绝缘垫片主体环形侧面,所述上绝缘层设置在绝缘垫片主体内部上侧,所述下绝缘层设置在绝缘垫片主体内部下侧,所述绝缘垫片主体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与上绝缘层中间位置设有粘结层,所述加固层与下绝缘层中间位置设有粘结层,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槽、留底双面胶、缓冲片以及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槽开设在绝缘垫片主体下端面左右两侧,所述缓冲槽内部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下端面安装有缓冲片,所述缓冲片下端面粘附有留底双面胶。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垫片主体呈圆柱状,所述绝缘垫片主体为塑胶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上绝缘层和下绝缘层内部为环氧树脂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层内部填充有高强度粘合剂。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层内部为金属片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螺孔设有四组,且四组螺孔规格相同,所述振子脚过孔设有两组,且两组振子脚过孔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片与绝缘垫片主体下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频压铸振子绝缘垫片,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绝缘包边、上绝缘层、粘结层、加固层以及下绝缘层,该设计避免高频压铸振子发生微放电现象,提高绝缘垫片的防护效果,解决了原有高频压铸振子绝缘垫片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绝缘防护性。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缓冲槽、留底双面胶、缓冲片以及缓冲弹簧,该设计增加了绝缘垫片的缓冲效果,避免绝缘垫片的损坏,解决了原有高频压铸振子绝缘垫片缓冲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华特种线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华特种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7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速磨煤机下架体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粉体混合机料门的密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