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槽穿墙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194192.4 | 申请日: | 2018-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6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丁泽成;周东珊;王文广;李鹏程;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17/08 | 分类号: | E04F17/08;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李玉成 | 
| 地址: | 31236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墙 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槽穿墙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封堵件和右封堵件,所述的左封堵件包括左面板以及设置于左面板右侧的左封堵件半槽,所述的右封堵件包括右面板以及设置于右面板左侧的右封堵件半槽,所述的左封堵件半槽和右封堵件半槽的槽壁相接形成线槽,所述线槽贯穿左面板和右面板。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实际安装的线槽穿墙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槽穿墙构件。
背景技术
家装电气后期装修中会遇到线路穿墙的安装问题,在土建前期预留孔洞无法满足线槽布线需求时,需要在墙上重新钻孔开洞。明装线槽穿墙转接时,传统做法是将外漏线槽槽体切除部分,穿墙线槽对应切除槽盖,两段线槽对齐固定;现有做法是采用空调装饰封堵盖卡入洞内,盖口切孔对应阴角转接安装,洞内走圆管。前者存在安全隐患较大,施工不方便,外观效果不好的问题,后者则存在需二次加工,装配化程度不高,穿线不方便,施工工艺复杂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针对线槽穿墙的配件,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064610U,公开了一种墙体钻孔薄壁装饰套,能对墙体开孔的破损漏缝进行快捷有效的密闭遮盖,由套管甲和套管乙所组成,套管甲上一端为外螺纹甲另一端为外翻边甲;套管乙上一端为内螺纹乙另一端为外翻边乙,内螺纹乙与外螺纹甲连接后,可确保外翻边甲紧贴墙体的一侧墙面,外翻边乙紧贴墙体的另一侧墙面。然而,由于套管甲和套管乙需要内外螺纹配合,当应用于较厚的墙体时,套管甲和套管乙尺寸需要相应延长,材料使用大大增加,生产成本较高;套管甲和套管乙在安装时对齐拧紧较为困难,需要两人同时进行配合,增加了安装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降低生产成本、便于实际安装的线槽穿墙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槽穿墙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封堵件和右封堵件,所述的左封堵件包括左面板以及设置于左面板右侧的左封堵件半槽,所述的右封堵件包括右面板以及设置于右面板左侧的右封堵件半槽,所述的左封堵件半槽和右封堵件半槽的槽壁相接形成线槽,所述线槽贯穿左面板和右面板,所述左封堵件半槽和右封堵件半槽在左面板、右面板的正面设有正面凸起,所述左封堵件半槽的正面凸起和右封堵件半槽的正面凸起接合后形成U形的正面开口。这样,左封堵件和右封堵件在连接后,左封堵件半槽和右封堵件半槽形成包围电气线路的线槽,安装时无需事先将线路穿过线槽,可在线路穿过墙面孔洞之后再进行穿墙构件的安装,装配过程较为方便快捷,提高了施工便利性。同时通过左右面板又可封堵墙面孔洞,保证装饰效果。左封堵件半槽和右封堵件半槽可对线路进行可靠定位。
作为优选,还包括至少一个中封堵件,所述中封堵件包括中面板,所述中面板的左侧设有与左封堵件半槽的配合形成线槽的中封堵件第一半槽,中面板的右侧设有与右封堵件半槽的配合形成线槽的中封堵件第二半槽。当穿墙孔洞为二个或以上时,可在左封堵件和右封堵件之间插接中封堵件,中封堵件左侧的中封堵件第一半槽与左封堵件半槽的配合形成一个线槽,同时,中封堵件右侧的中封堵件第二半槽与右封堵件半槽的配合形成另一个线槽,从而扩展了线路转接数量。使用时视孔洞个数决定中封堵件的插接个数,较为灵活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左封堵件半槽的槽壁边缘和右封堵件半槽的槽壁边缘的其中一个设有插槽,另外一个设有与插槽位置对应的插片,所述插槽与插片插接配合定位。通过插槽和插片对应插接固定,左封堵件和右封堵件之间保持可靠定位,保证电线穿墙转接的严谨性和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左封堵件半槽和右封堵件半槽在左面板、右面板的背面设有背面凸起,所述的插槽设置在左封堵件半槽的背面凸起上,所述的插片设置在右封堵件半槽的背面凸起上。插槽和插片设置在背面凸起上,安装后,插接部位在墙洞内,实现了对插接部位良好的保护,有利于保持线槽定位可靠,同时也避免插接部位暴露在外部影响视觉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4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