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永临结合的雨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91915.5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4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平;韩贝;彭伟;张今虎;施圣贤;王潘;姚程;吕桂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4D13/04;E04D13/08;E03F5/10;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口 地漏 施工现场 沉淀池 低位 雨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雨水 出水管 收集管 雨水管 底端 排出 连通 屋顶 三通 依次设置 出口端 出水端 右侧壁 蓄水池 水资源 节约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永临结合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两个地漏,所述两个地漏分别设置在屋顶面的底端两侧,两个所述地漏的底端均连通有永久雨水管,两个所述永久雨水管的末端均连接在三通上,所述三通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末端连通第一收集管,所述第一收集管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阶沉淀池的上方,所述第一阶沉淀池的右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高位出水口、低位出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施工现场的屋顶面上设置地漏,从而便能实现雨水的收集,第一阶沉淀池内的雨水首先会通过低位出水口排出,低位出水口所排出的雨水会流入永久蓄水池供施工使用,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永临结合的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永临结合是指某项工作是正式建筑中的一部分,同时在施工时也需要该项工作所具备的功能,为避免重复设置减小消耗,先将此项工作完成;比如,在地下室装修施工过程中,某建筑公司为了避免浪费,先对地下的照明系统进行施工,并通电作为地下室装修时的临时用电,这样做避免了施工时临时照明的投入。
随着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雨水收集及利用越来越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因此在施工现场的雨水收集装置也越来越多,比如中国专利授权号CN207567891U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本系统包括建筑地下室结构预降区蓄水池、消防水池、潜水泵、抽水泵、液位传感器、液位浮球和控制器,潜水泵设于蓄水池内并且输出端经管路连接至消防水池上部,抽水泵设于消防水池基础地面并且输入端经管路连接消防水池下部、输出端经管路接驳至建筑用水,液位传感器设于蓄水池并检测蓄水池水压,液位浮球设于消防水池内并检测消防水池液位,控制器与潜水泵、抽水泵、液位传感器和液位浮球电连接。
现有的雨水收集装置的不足之处:雨水收集装置均是在施工现场后建的,而在前期并没有进行雨水的收集,从而导致前期资源的浪费,并且后期建造时增加了工程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建造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永临结合的雨水收集装置,通过在施工现场的屋顶面上设置地漏,从而便能实现雨水的收集,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并且所设置的雨水收集装置为永临结合的,在施工现场施工完成后,雨水收集装置依旧可以持续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收集装置均是在施工现场后建的,而在前期并没有进行雨水的收集,从而导致前期资源的浪费,并且后期建造时增加了工程成本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施工现场永临结合的雨水收集装置,包括两个地漏,所述两个地漏分别设置在屋顶面的底端两侧,两个所述地漏的底端均连通有永久雨水管,两个所述永久雨水管的末端均连接在三通上,所述三通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末端连通第一收集管,所述第一收集管的出水端设置在第一阶沉淀池的上方,所述第一阶沉淀池的右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高位出水口、低位出水口,所述高位出水口上连接有第二收集管,所述第二收集管的末端设置在第二阶沉淀池的上方,所述第二阶沉淀池的右侧壁上设有第三收集管,所述第三收集管的末端连通市政管网。
进一步的,所述低位出水口上连接有第四收集管,所述第四收集管的末端设置在永久蓄水池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永久蓄水池的上部左内壁上设有浮球止水阀,所述浮球止水阀的浮球与第四收集管的出水口设置在同一竖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沉淀池、第二阶沉淀池内均平行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两侧与底端均与第一阶沉淀池、第二阶沉淀池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上部均设置有多个通水口,所述通水口与低位出水口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收集管、第四收集管与高位出水口、低位出水口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法兰连接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919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家庭节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动力消耗的雨水蓄水回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