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气雾旋发生器及气雾溪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9789.X | 申请日: | 201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57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刚;李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世刚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G18/69;F24F6/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雾 超声波 切向进风口 腔体 超声波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 气雾发生器 发生器 导流嘴 进水口 腔出口 风腔 相通 水面 农业环保 腔体侧壁 腔体内腔 腔体下部 逐渐缩小 负压腔 上端 溶氧 涡旋 雾腔 水体 体内 养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环保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声波气雾发生器及气雾溪机,超声波气雾发生器包括气旋腔体和超声波雾化器,气旋腔体内腔由下到上内径逐渐缩小,气旋腔体上端设有气旋腔出口,气旋腔体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器和导流嘴,气旋腔体下部设有进水口,气旋腔体侧壁上设有切向进风口,风经切向进风口进入气旋腔体后形成涡旋上升的气流,同时导流嘴下部形成负压腔;气雾溪机内设有气雾腔和风腔,风腔下侧设有水面,超声波气雾旋发生器的进水口设于水面下,切向进风口与风腔相通,气旋腔出口与气雾腔相通。本实用新型同时具备超声波高效出雾和为水体高效溶氧两大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生态环保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超声波气雾发生器及气雾溪机。
背景技术
鱼菜共生技术是利用鱼、微生物、植物三者之间的生态动力关系,实现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平衡的共营共生技术,是工业化生态农业、环境生态净化和环境生态美化的经典模式,而气雾培养则是当前工业化生态农业、环境生态净化和环境生态美化中最先进的栽培技术,所以鱼菜共生的最理想模式便是将气雾培养技术应用于鱼菜共生系统中,尤其是超声波气雾培养技术,因为超声波气雾培养方式比压力喷雾气雾培养方式更具优势,更易于实现植物潜能最大化,加之菌菇类最适合在超声波气雾环境中生长,所以可以实现鱼菇菜共生,这里的“鱼菇菜”具有更为广泛的含义,其中“鱼”代表鱼虾蟹等水簇动物,“菇”代表菌菇类和芽苗芽菜类,“菜”代表蔬菜花草等各种植物。
但现有应用于鱼菜共生的超声波气雾培养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与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尚存在一定距离,其中超声波气雾发生装置是关键因素。
现有应用于鱼菜共生的超声波气雾发生装置的出雾方式都是简单地在安装有雾化器的雾化腔出口或进口处设置风机将雾吸引出或吹出,这种超声波气雾发生装置存在出雾效率较低、气雾中水分含量低、雾化器的能效利用率低、水雾的溶氧浓度低、雾化头寿命短等缺陷。其中雾化腔内的水雾不能彻底排出,加上气雾输送过程中的损失,造成只有部分水雾被种植床的根系吸收利用,而超声波高频振荡发生器(也即雾化头)产生的气雾和水滴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雾化器的实际能效利用率最多只有50%。另外现有装置中的出雾方式为了排出更多的水雾,就必须向雾化腔内吸出或吹进大量的风,造成气雾中水分含量低,由于水雾与空气的混合与接触不够充分,进而造成水雾的溶氧浓度低,雾化头产生的大小水滴回落到其在水体中的原位置,即雾化头附近,雾化头附近水体流动慢,又被重复高频振荡,雾化器散热效果不好,钙质也容易沉积在雾化片上,因而造成雾化器寿命较短。
鱼菜共生系统要作到高密度高生物量培养,在实现能量物质间循环利用的过程中,系统水体(包括水族养殖水体和砾培硝化水床水体) 的溶氧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在白天有光照的情况下,系统中的植物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能满足自身对氧气的需求,还能向系统水体提供一定程度的溶氧。但到夜晚无光照的情况下,特别是夏季高温的夜晚,系统中的鱼类、微生物类、植物类(包括种植的植物和水体中的藻类)都需要氧气,再加上水体内的化学性耗氧,系统水体内的需氧量是巨大的,而现有技术中的鱼菜共生系统都必须另外设置专门的专业性溶氧设施,其中最常用的微孔曝气溶氧方式对水体的溶氧能力非常有限,是一种功耗高、低效能的溶氧方式,并且其对水体的溶氧不均匀,气泡在浮出的过程中会对水体产生扰动,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在现有技术中,为补充基础技术上的缺陷,目前更偏向于不断追加投入高专业化、高价格且高耗能的溶氧设备、气雾发生设备及其他相关设施,使得整个系统庞大繁杂,投入成本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气雾发生器及气雾溪机,将气旋式超声波出雾技术与气旋式溶氧技术结合,同时具备超声波出雾和为水体高效溶氧功能,有效消除了传统超声波气雾发生装置存在的出雾量低、出雾效率低、气雾中水含量低等缺陷,且大大提高能效利用率和雾化器的使用寿命,能够实现高密度种植和高密度水体养殖,不需要另外设置专门的专业性水体溶氧设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世刚,未经李世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9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殖水体循环保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均匀冒泡且抑藻生长的气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