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隧道的组合式发光轮廓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4106.1 | 申请日: | 201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邹礼泉;朱亚运;张中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创交通安全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547 | 分类号: | E01F9/547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白下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轮廓 反光板 隧道 组合式 本实用新型 白洞效应 侧面设置 观察视野 黑洞效应 相对设置 行车安全 发散 垂直 标本 司机 延伸 汽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组合式发光轮廓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自主发光轮廓标和波形反光板,所述的波形反光板与两侧的自主发光轮廓标相连;在所述的自主发光轮廓标垂直于波形反光板延伸方向的侧面设置了LED灯。本实用新型不仅增加了隧道内光亮强度,降低了“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的影响,而且还增加光线的发散角度,扩大了汽车驾驶员的观察视野,保证了司机在隧道中的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安全防护道路结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的组合式发光轮廓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高速公路隧道的建设日新月异,公路隧道数量年增长率高达20%,截至2015年末,已运营的公路隧道达14006座,总长1268.39万m,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建设数量最多、里程最大的国家。隧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内外光线差大,这极大地影响驾驶员开车的舒适感。在天气晴朗的白天,隧道洞口最初是一个黑洞,司机开车经过隧道时,光线突然由明到暗,产生“黑洞效应”;当汽车从隧道出来时,司机看到的是一个白亮的洞口,光线由暗到明,即“白洞效应”。受这两方面的影响,驾驶员易看不清楚前方路况,增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降低“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的影响,车辆应该在距离隧道入口300 m附近处开启大灯,同时进行减速。此外,也可结合实际情况在隧道出入口处增设遮光棚,尽可能地减少洞内外的光线差。然而随着隧道数量的增加,隧道引发的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多。据统计,一般地面公路车辆每百万车公里的交通事故率为0.4~2.4次,同向隧道每百万车公里的交通事故率为0.2~7.1次。因此,隧道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区域,其交通安全状况不容忽视,需重点监管。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隧道的组合式发光轮廓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隧道的组合式发光轮廓标。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隧道的组合式发光轮廓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自主发光轮廓标和波形反光板,所述的波形反光板与两侧的自主发光轮廓标相连;在所述的自主发光轮廓标垂直于波形反光板延伸方向的侧面设置了LED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LED灯设置于单侧或者双侧所述的自主发光轮廓标的侧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侧面上包括至少4个按线性或矩形阵列排列的LED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的LED灯外侧的光学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包覆在所述的发光轮廓标的表面的反光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轮廓标的内部还设置了与所述的LED灯相连的控制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在自主发光轮廓标内部的蓄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轮廓标设置在所述的隧道的侧壁,相邻的两个轮廓标之间的距离大于或者等于500m,相邻的两个轮廓标之间的距离与隧道的曲率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应用于隧道的组合式发光轮廓标,不仅具有安装了LED灯的自主发光轮廓标,而且通过在轮廓标的中间设置的波形放光板对LED灯所发射的光线进行多次反射,不仅增加了隧道内光亮强度,降低了“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的影响,而且还增加光线的发散角度,扩大了司机的观察视野,保证了汽车驾驶员在隧道中的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创交通安全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创交通安全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41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工程减速带
- 下一篇:一种单行道禁入提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