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缆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83425.0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1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师振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欧福维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6 | 分类号: | G02B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地址: | 22637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组件 固定平台 光缆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固定组件 光缆 夹持板 上夹板 下夹板 夹持 固定光缆 光缆连接 机械力量 夹持固定 连接效率 连接板 上表面 下表面 扭力 晃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缆固定装置,涉及光缆连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包括设置在固定平台上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光缆的固定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固定平台的U型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包括夹持在固定平台上表面的上夹板和夹持在固定平台下表面的下夹板及连接上夹板和下夹板的第一连接板,所述固定组件为设置在夹持组件上的L型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实用性强,通过机械力量控制光缆因扭力产生的晃动,保证光缆的连接质量,进一步提高光缆的连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光缆是一根或者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按照一定方式组成揽心,外包有保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通常光缆的连接方式有热熔连接法、冷熔连接法和活动连接法。
由于光缆本身会产生扭力,尤其是包覆外保护层的光缆扭力更大,在扭力的作用下接头处会出现晃动,目前主要是依靠人力手持光缆克服扭力进行连接操作,这样不能保证连接过程中光缆一直不晃动,稍有不慎连接工作就受到影响,这样不仅降低光缆连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固定装置,其优点是是实用性强,通过机械力量控制光缆因扭力产生的晃动,保证光缆的连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光缆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包括桌面和用于支撑桌面的桌腿,还包括夹持在桌面上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光缆的固定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桌面的U型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包括夹持在桌面上表面的上夹板和夹持在桌面下表面的下夹板及连接上夹板和下夹板的第一连接板,所述下夹板螺纹连接有抵接在桌面下表面的第一顶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组件通过夹持板和第一顶丝相互配合夹持在桌面上,夹持组件上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光缆的固定组件,进而将固定组件也固定在桌面,取代现有技术依靠人力手持电缆进行连接操作,使用机械力量将夹持组件和固定组件夹持在桌面上,控制光缆因扭力而产生的晃动,保证了光缆连接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光缆的连接质量,进一步提高光缆的连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用于固定光缆的L型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于上夹板固定在上夹板上,所述上固定板螺纹连接有抵接在光缆上的第二顶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组件通过上固定板和第二顶丝相互配合,实现固定组件对光缆的固定作用,为光缆的连接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夹板与上固定板之间一体连接有抬高平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抬高平台将光缆抬升离开上夹板一段距离,便于工作人员放置连接光缆仪器进行连接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高平台顶面开设有向下的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对光缆起到水平方向的限位作用,提高固定组件固定光缆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光缆的连接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高平台设置为空心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空心状的抬高平台起到节省加工材料的作用,同时使光缆固定装置更加轻便,方便携带,提高光缆固定器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顶丝上螺纹连接有抵接在桌面下表面上的第一螺母,第一顶丝远离第一螺母的一侧固定有旋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块更加方便工作人员施加力旋拧第一顶丝,提高工作人员的使用体验,第一螺母扩大了第一顶丝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夹持组件和桌面之间夹持的稳定性,为连接光缆提供了稳定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了连接光缆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欧福维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欧福维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83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