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接驱动伺服阀的液压零位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78323.X | 申请日: | 201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1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星;贺晶;牛世勇;翟静静;肖遥;涂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7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轴 直接驱动伺服阀 锁紧螺母 固定件 零位调节装置 圆弧形 转接件 钳嘴 半圆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 等边六棱柱 环形槽位置 电机固定 螺钉 使用端 固连 零位 受力 松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接驱动伺服阀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直接驱动伺服阀的液压零位调节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两个零件:电机轴固定件和锁紧螺母转接件;电机轴固定件环形槽位置与电机轴一端等边六棱柱配合,使用端盖螺钉将电机轴固定件与电机固定外壳固连,随后将锁紧螺母转接件的圆弧形钳嘴插入半圆形通孔内,圆弧形钳嘴与锁紧螺母配合。实现直接驱动伺服阀的液压零位在调节过程中电机轴不会受力产生松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接驱动伺服阀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直接驱动伺服阀的液压零位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直接驱动伺服阀中驱动电机簧片(9)与电机轴(10)的固连方式为:驱动电机簧片(9)与电机轴(10)右端螺纹部分通过螺纹连接到一起,第二锁紧螺母(8)与电机轴(10)右端螺纹部分螺纹连接,通过给第二锁紧螺母(8)施加一定的锁紧力矩,使得第二锁紧螺母(8)与驱动电机簧片(9)之间有一定的挤压力。上述螺纹连接处均点胶处理。
柔性杆与电机轴的固连方式为:柔性杆(7)穿过电机轴(10),柔性杆(7)右端螺纹部分与电机轴(10)内螺纹连接,并且柔性杆(7)右端面与电机轴(10)左端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在柔性杆(7)右端螺纹伸出电机轴(10)的部分位置处安装有第一锁紧螺母(6),通过给第一锁紧螺母(6)施加一定的锁紧力矩,使得第一锁紧螺母(6)与电机轴(10)之间有一定的挤压力。
以往直接驱动伺服阀液压零位调节过程为:利用“一”字形螺丝刀将柔性杆固定,同时使用开口扳手对第一锁紧螺母施加反向力矩,使得第一锁紧螺母与电机轴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通过旋转“一”字形螺丝刀转动柔性杆,使得柔性杆的位置相对电机轴移动,从而实现直接驱动伺服阀液压零位的调节。
在以往直接驱动伺服阀液压零位调节过程中,由于第一锁紧螺母与电机轴之间有一定的挤压力,当使用开口扳手对第一锁紧螺母施加反向力矩时,电机轴会发生松动,导致驱动电机的性能发生变化。
本实用新型针对直接驱动伺服阀液压零位调节过程中电机轴发生松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直接驱动伺服阀的液压零位装调装置,有效消除了在直接驱动伺服阀液压零位调节过程中电机轴受力产生松动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直接驱动伺服阀液压零位调节过程中电机轴受力产生松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接驱动伺服阀的液压零位调节装置;该装置由电机轴固定件(2)和锁紧螺母转接件(3)组成;所述电机轴固定件(2)为圆盘中间带有半圆柱结构,圆盘中心与半圆柱开有半圆形通孔,半圆柱前端还开有过孔;半圆柱与圆盘连接处开有环形槽;
所述锁紧螺母转接件(3)为带有圆弧形钳嘴的圆盘结构,圆盘中心开有正方形通孔;圆盘侧面开有手柄孔,手柄插入手柄孔内;
电机轴固定件(2)环形槽位置与电机轴一端等边六棱柱配合,使用端盖螺钉将电机轴固定件(2)与电机固定外壳固连,随后将锁紧螺母转接件(3)的圆弧形钳嘴插入半圆形通孔内,圆弧形钳嘴与锁紧螺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轴固定件圆盘上开设有4个弧形均布槽。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均布槽夹角为6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直接驱动伺服阀的液压零位在调节过程中电机轴不会受力产生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直接驱动伺服阀液压零位调节整体装置结构外廓;
图2为直接驱动伺服阀液压零位调节整体装置结构全剖视图;
图3为直接驱动伺服阀液压零位调节整体装置主要结构轴测图A;
图4为直接驱动伺服阀液压零位调节整体装置结构轴测图B;
图5为电机轴固定件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78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