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更换温度传感器的地暖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8769.4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6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宪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旭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2 | 分类号: | F24D3/1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传感器 金属软管 地暖 发热单元 可更换 铺设 墙体 本实用新型 高度分布 平滑过渡 抽出端 电连接 覆盖层 可抽出 弯曲段 温控器 抽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温度传感器的地暖,一方面,在温度传感器损坏时,能够将温度传感器抽出,便于更换温度传感器。一种可更换温度传感器的地暖,包括地暖发热单元,还包括金属软管,金属软管部分段一按预定高度分布在墙体上而作为供温度传感器抽出端,金属软管部分段二铺设在地暖发热单元上,铺设在地暖发热单元上的金属软管部分段二和分布在墙体上的金属软管部分段一之间的金属软管部分段三形成平滑过渡的弯曲段,铺设在地暖发热单元上的金属软管部分段二和地暖发热单元上设置覆盖层,所述金属软管内设有可抽出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暖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地暖施工中最常用的防止地面温度过高的方法,是在地暖铺装施工中预埋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地面温度,通过传感器来解决防冻保护或者高温保护,地暖铺装完毕后再浇筑混凝土或者铺装地砖,这样也就意味着温度传感器要直接埋入混凝土中采集温度,那么在混凝土中硅酸盐的侵蚀下会大大减低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一般寿命在3-5年左右;有的在施工中通过加线管来保护传感器,但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这样做传感器寿命可能会延长,但是一旦坏了,由于实际施工中多处转角及异形转角等原因几乎很难实现传感器更换,一旦传感器故障就会导致安全隐患,例如:冬季水地暖管路冻裂泡水、地板因地面温度过高导致焦糊或者开裂褪色等、地砖地面热鼓包或冻裂等情况都属于地温传感器故障导致。尤其是在铺装电地暖的实际施工中,带强电的主线缆与传感器弱电线缆几乎是临近或者干脆就在一个线管里穿线,这样施工的做法会造成电磁干扰导致温度传感器测温精度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暖,一方面,在温度传感器损坏时,能够将温度传感器抽出,便于更换温度传感器;另一方面,还能够将温度传感器装入,以完成更换温度传感器。还有一方面,能够避免临近的强电线路干扰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精度,提高设于地面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精度;管线可以随意变换铺装角度或者跨越强电线缆,适应多变的空间场地施工;能够避免水分对温度传感器的侵蚀,提高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更换温度传感器的地暖,包括地暖发热单元,还包括金属软管,金属软管部分段一按预定高度分布在墙体上而作为供温度传感器抽出端,金属软管部分段二铺设在地暖发热单元上,金属软管部分段二和金属软管部分段一之间的金属软管部分段三形成平滑过渡的弯曲段,金属软管部分段二和地暖发热单元上设置覆盖层,所述金属软管内设有可抽出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电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金属软管外套设有线管,所述线管的上端与86盒相连接,所述线管的下端弯折而横向伸出,并且金属软管部分段二从所述线管内伸出。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线管对应于弯曲段为弧形角或八形角。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覆盖层包括混凝土层,所述线管的下端伸入混凝土层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金属软管部分段二的端部设有用于封堵金属软管的密封帽。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为可穿入性的温度传感器以将温度传感器从金属软管的上端穿入直至位于金属软管部分段二中。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金属软管为包塑金属软管。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可穿入性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硬线和信号线为软线的温度传感器(6),硬线位于信号线的外侧而与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线并行固定在一起。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地暖包括电地暖或者水地暖。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旭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旭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87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