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示装置及球管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7007.2 | 申请日: | 2018-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3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阳;唐功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部件 球管 指示装置 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 刻度位置 导向架 使用寿命 支承部件 指示机构 辅助球 可滑动 移动量 影响球 支承球 移动 省时 支承 放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示装置及球管调整装置,指示装置包括基座;第一调整部件;支承部件,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调整部件上,支承球管;导向架,其将所述第一调整部件以可滑动的方式来支承;第一指示机构,其具有表示所述第一调整部件和所述导向架间移动量的刻度和表示刻度位置的标志,所述刻度和表示刻度位置的标志中的至少一方伴随所述第一调整部件的移动而移动;球管调整装置包括第一调整部件,所述第一调整部件上设有所述的辅助球管调整的指示装置。本实用新型调整球管方便、省时,不影响球管调整精度,减少球管放射次数,提高了利用率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调整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简易的CT架台辅助球管调整的指示装置及球管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球管调整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上表面左、右侧分别安装有导轨2’,两个导轨2’的相对侧壁上对应设置有两个导轨槽3’,前后调整底板4’滑动安装于两个导轨槽3’之间,该前后调整底板4’通过前后调整螺栓5’可实现在导轨槽3’上的前后移动。前后调整底板4’通过四个第一螺栓6’固定于基座1’上。前后调整底板4’上放置有L形左右调整底板7’,左右调整底板7’的侧板通过左右调整螺栓8’的带动可使左右调整底板7’沿前后调整底板4’上左右移动。左右调整底板7’通过四个第二螺栓9’固定于前后调整底板4’上,左右调整底板7’上安装有准直器10’。
结合图2所示,左右调整底板7’上位于准直器10’的上面安装球管11’,球管11’通过多个固定螺栓12’固定于左右调整底板7’上,球管11’通过多个第三螺栓14’卡固于夹紧架13’与前后调整底板4’之间。前后调整底板4’上安装有千分表15’,该千分表15’用于辅助球管调整装置的调整。
使用时,先将球管11’进行放射,确定球管11’中的X射线放射的实际聚焦点,通过处理器运算处理后,由软件指示出该实际聚焦点位置到目标聚焦点位置的调整量,用户根据千分表15’的指针指示值精确调整球管11’的位置。在对球管11’进行前后调整时,先松开四个第一螺栓6’,转动前后调整螺栓5’,使前后调整底板4’可沿两个导轨2’前后移动,由于球管11’与左右调整底板7’一同安装在前后调整底板4’上,在千分表15’的辅助作用下实现球管聚焦点前后方向的调整;对球管11’进行左右调整时,松开四个第二螺栓9’,转动左右调整螺栓8’,使左右调整底板7’可在前后调整底板4’上左右移动,由于准直器10’安装于左右调整底板7’上,当左右调整底板7’左右移动时,准直器10’也随着左右移动,从而使X射线的照射范围也跟着变化,即实现球管聚焦点左右方向的调整。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千分表15’固定于球管11’的附近,且千分表15’占用的体积较大,当调整球管11’时,比如松动或紧固第一螺栓6’或第二螺栓9’时,工具容易碰到千分表15’,致使千分表15’指针的指示值改变,从而影响对球管的调整精度,另外,在调整千分表15’的过程中需要球管11’多次放射来确定调整的位置,其使用起来有诸多的不便。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球管调整方便、省时,不影响调整精度、减少球管放射次数,可提高利用率及使用寿命的指示装置及球管调整装置是本发明人潜心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示装置及球管调整装置,其调整球管方便、省时,不影响球管调整精度,减少球管放射次数,提高了利用率及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球管调整的指示装置,其中包括:
基座;
第一调整部件;
支承部件,其被安装于所述第一调整部件上,支承球管;
导向架,其将所述第一调整部件以可滑动的方式来支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医疗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佳能医疗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7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