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中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1566.2 | 申请日: | 201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3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博;姜楠;李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6 | 分类号: | F16L3/26;F16L3/205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架 内管 高支撑 本实用新型 限位支撑 固定环 管支架 种管 同心 侧向相对位移 相对位移量 便于运输 构件组成 使用寿命 隔温 固设 两组 热桥 外管 远端 增阻 保证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中管支架,包括:定高支撑轮架,设置两组,用于确保支撑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管间距离;限位支撑轮架,至少设置三组,用于协助定高支撑轮架并调节管间距离保证管道同心或按需产生相对位移量;固定环,固设于内管外;隔温增阻层,设置于内管与固定环之间,用于避免产生冷、热桥的同时增加定高支撑轮架和限位支撑轮架与内管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其构件组成合理,布置方便,保证管道同心或可按设计需要远端有平面侧向相对位移量,便于运输、安装,在运行后对管线其他组件不造成因内管不同轴产生的影响,提高管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埋管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为解决“管中管”结构的内管相对外管运动的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管中管”结构采用的支架有2种型式:
1)内管(工作管)外壁环向布置多个支杆/板,端部配以轮/球接触外管内壁,用来支撑内管并可相对外管(外护管)轴向运动;
2)非环向支架,只在内管与外管间垂直方向布置一/二组支撑内管的支架/托,内管可向除支架/托方向位移并相对外管轴向运动。
第1种型式的支架,当“管中管”的外管因自身重量、制造公差等因素导致环向直径差距很大,为将内管穿入外管内,需将支架高度降低至外管内径最小值,难以保证内、外管的同轴,此对于较长距离的管道连接及其他管线组件安全有较大隐患;当输送介质及外部环境的温差造成管子的膨胀或缩小易增加支架与外管间摩擦力,超出预设范围。
第2种型式的支架,通过计算高度,可将内、外管轴心设在同一平面高度,并预留径向位移,但由于内管只有垂直方向的支撑,在安装管端定位前及拆除预定位后,受外力作用极易使内管偏转、偏移甚至滑落。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管中管支架,用于“管中管”结构内管可相对外管运动的支架形式。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在管中管的内管上增设定高支撑轮架及限位支撑轮架,从而起到确保管中管同轴提高管线直线度,消除安装和运行隐患;调整轮子种类及组件行程实现管中管局部微量平面横向位移,提高管线布置设计的可行性;隔温增阻层在避免产生冷、热桥的同时增加支架与内管的摩擦力,提高支架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管中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高支撑轮架,设置两组,由架体和定位/导向轮构成,所述架体设置在固定环外缘上,所述定位/导向轮接触外管的内壁,用于确保支撑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的管间距离;
限位支撑轮架,至少设置三组,由调节架体和定向轮构成,与所述定高支撑轮架配合均布于所述固定环外缘,所述定向轮接触所述外管,用于协助所述定高支撑轮架并调节管间距离保证管道同心或按需产生相对位移量;
固定环,固设于所述内管外,压紧于隔温增阻层外,有螺栓紧固;
隔温增阻层,设置于所述内管与所述固定环之间,包裹定位于内管表面,阻绝温差造成传热,用于避免产生冷、热桥的同时增加所述定高支撑轮架和所述限位支撑轮架与所述内管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所述定高支撑轮架的高度由所述内管的外壁到所述外管的内壁的距离减去所述固定环及所述隔温增阻层的厚度确定。
进一步地,所述管间距离由所述定高支撑轮架根据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同心时确定;当需要所述内管相对所述外管同心可轴向运动时,所述定位/导向轮采用定向轮;当需要所述内管相对所述外管可轴向并远端有微小侧向位移趋势时,所述定位/导向轮采用万向轮,两种情况下,轮外缘均为倒圆角,曲率半径随外管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1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