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时混合涂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60932.2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32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双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双珠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B01F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王奎宇;甘章乖 |
地址: | 20023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管路 注射器 腔体 本实用新型 第二腔体 第一腔体 连通设置 涂敷装置 针筒 充分混合 恒温恒湿 混合管路 活塞芯杆 人体器官 细胞治疗 相邻设置 交叉口 内表面 输料口 微环境 穿出 喷涂 外壁 涂抹 制备 匹配 出口 自动化 贯穿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即时混合涂敷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注射器,贯穿第一腔体A和第二腔体B设置,每个注射器均具有带有出口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针筒的外壁设有外部输料口;至少一根输出管路,设置在第三腔体C中,且每个输出管路与其对应设置的注射器的出口连通设置,以及混合管路,其一端与至少一根输出管路的交叉口连通设置,其另一端穿出第三腔体C设置;其中,第一腔体A、第二腔体B和第三腔体C依次相邻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用于细胞治疗、可即时制备的恒温恒湿的微环境并即时将两种或多种液体进行自动充分混合,并在气体、液体或其他外力的推动作用下喷涂或涂抹至人体器官内表面或外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和医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即时混合涂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细胞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与其对应使用的装置也复杂多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用于细胞治疗的即时混合涂敷装置,其可即时制备的恒温恒湿的微环境并即时将两种或多种液体进行自动充分混合,并在气体、液体或其他外力的推动作用下喷涂或涂抹至人体器官内表面或外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用于细胞治疗、可即时制备的恒温恒湿的微环境并即时将两种或多种液体进行自动充分混合,并在气体、液体或其他外力的推动作用下喷涂或涂抹至人体器官内表面或外表面的即时混合涂敷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一种即时混合涂敷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注射器,贯穿第一腔体A和第二腔体B设置,且每个所述注射器均具有带有出口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设置的活塞芯杆,其中,所述针筒的外壁设有外部输料口;至少一根输出管路,设置在第三腔体C中,且每个所述输出管路与其对应设置的注射器的出口连通设置,以及混合管路,其一端与至少一根所述输出管路的交叉口连通设置,其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三腔体C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腔体A、第二腔体B以及第三腔体C依次相邻设置。
所述针筒的外壁上缠绕有恒温线圈以及与所述恒温线圈配合使用的第一温度感应器,所述恒温线圈以及第一温度感应器设置在第二腔体B中,其中,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与设置在第一腔体A中的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外部输料口穿出所述第一腔体A的外壁并与外部连通设置。
所述外部输料口处还设有丝堵。
还包括加压气体/液体输送管路,其两端部均贯穿所述第三腔体C设置,且其与所述混合管路连通设置。
所述加压气体/液体输送管路与所述混合管路的连通位置处还设有控制阀。
所述加压气体/液体输送管路的外壁上还缠绕有加热线圈以及与所述加热线圈配合使用的第二温度感应器,其中,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与设置在第一腔体A中的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三腔体C内还设有感应器线圈。
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A中的至少一个推杆,所述推杆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活塞芯杆接触或分离设置,其中,在所述推杆上还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直线电机。
所述控制器还配置有电源组件,在所述控制器的端部还设有外部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即时制备一个恒温恒湿的微环境并即时将两种或多种液体,悬浊液,乳浊液,胶体,溶液等自动充分混合,并在气体,液体或其他外力推动下喷涂或涂抹至人体器官内表面和外表面,比如皮肤,软骨,滑膜或脏器表面等,可以按需无限扩展,一次性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腔体A、第二腔体B以及第三腔体C单独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腔体中各原料的温度等条件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双珠,未经朱双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60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