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温针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59494.8 | 申请日: | 201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6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爱芸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筒 穴位 针灸针 支架 底座 针灸 温针灸器 治疗 中医医疗器械 本实用新型 患者治疗 受力弯曲 穴位皮肤 一端连接 支架调节 支架端部 支架固定 重力传递 小孔 皮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针灸针、燃烧筒、支架、底座等,针灸针扎入要治疗的穴位,针灸针末端通过燃烧筒底部的小孔,燃烧筒固定在支架端部,燃烧筒底部距离穴位皮肤有一定距离并可通过支架调节,支架另一端连接着底座,底座粘在患者治疗穴位的周围,支架将燃烧筒的重力传递到底座上,避免了针灸针受力弯曲的情况,使用燃烧筒还能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同时支架固定在患者身上,提高了治疗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对倾斜针灸和水平针灸的穴位进行治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温针灸器。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或艾条截段穿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柱燃烧完后清除灰烬起针。但该操作方法在临床使用中有如下不足之处:1、燃烧过程中带火星的灰烬容易掉落,烫伤患者皮肤或烫坏衣物、床单等;2、艾绒或艾柱造成针体倾斜,影响治疗效果,而且燃烧的艾绒或艾柱容易掉落,操作不安全;3、倾斜或水平针灸部位无法进行温针灸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临床温针灸过程中操作不安全、水平穴位无法进行温针灸操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温针灸器。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温针灸器,包括针灸针5、燃烧筒3、支架2、底座1等。
所述支架2由钢丝弯曲制成,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手动弯曲调节,其结构部分包括连接卡21、支撑臂22、燃烧筒支座23,连接卡21可以安装在底座1上,支撑臂22用来支撑燃烧筒3和内部装填的艾绒4,燃烧筒支座23用于安装燃烧筒3。
所述底座1包括连接钉13、硅胶片11、支撑片12,连接钉13位于底座1中间,固定在支撑片12中间,头部的凹槽可以卡在支架2上的连接卡21中,支撑片12由弹性塑料制成,可以弯曲,起支撑支架2的作用,硅胶片11一面粘在支撑片12上,另一面用于粘在皮肤上。
所述燃烧筒3为细钢丝网制成的筒,既可以降低对艾绒燃烧的热辐射的阻挡,又可以防止灰烬掉落,燃烧筒3底部中间有小孔,可以穿过针灸针5。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温针灸器工作示意图。
图2为底座示意图。
图3为支架示意图。
图4为燃烧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针灸针5扎入要治疗的穴位,针灸针5末端通过燃烧筒3底部的小孔,燃烧筒3固定在支架2端部,内部装有艾绒4,燃烧筒3底部距离穴位皮肤有一定距离并可通过支架2调节,支架2另一端连接着底座1,底座1粘在患者治疗穴位的周围,支架2将燃烧筒3的重力传递到底座1上,避免了针灸针5受力弯曲的情况,使用燃烧筒3还能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同时支架固定在患者身上,提高了治疗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对倾斜针灸和水平针灸的穴位进行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爱芸,未经王爱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594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艾灸器
- 下一篇:一种针灸携带回收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