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山茶树扦插枝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9598.0 | 申请日: | 201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1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赵鸿杰;万利鑫;李鑫;刘晓娟;柯欢;丁岳炼;张学平;殷爱华;陈杰;全一叶;黄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佛山市璟南园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22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枝条 划痕 扦插枝条 茶树 本实用新型 木质层表面 苗木扦插 数量增多 枝条扦插 主干段 发霉 顶芽 基部 轴向 成活率 生根 繁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山茶树扦插枝条,包括:顶芽饱满的枝条、直径为3‑30毫米,枝条沿主干段方向基部有切口、切口沿枝条方向上有数道划痕、划痕的长度为10‑50毫米,为围绕枝条轴向均匀分布的直线,划痕深达枝条木质层表面,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使得枝条扦插时的生根数量增多,不易发霉,提高了苗木扦插时的繁殖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苗木扦插用枝条领域,特别涉及山茶树扦插枝条。
背景技术
山茶树属于阔叶小乔木,树高3-6米,胸径可达24-30厘米,树皮光滑,为灰褐色。
目前树木扦插枝条,一般枝条主干部切口,扦插枝条需要浸泡消毒、营养液。
该技术方案见图1,图1有枝条101,枝条101具有表皮层102,枝条101主干段基部有切口103。
上述技术方案记载在专利号为CN201510062442.3的中国发明专利之中。
由于该技术方案只有一个切口面接触土壤,枝条周围表皮覆盖,存在扦插的枝条愈伤组织面小,生根数少的缺点。
图2则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图2有枝条201,枝条201具有表皮层202,枝条201主干段基部切口204,基部切口204沿枝条201方向环剥,形成木质层光面203。
该技术方案记载在专利号为CN201710215829.7的中国发明专利中,由于采取了基部环剥,木质部暴露面积大,虽然解决了枝条愈伤组织面小,生根数少的问题,但是又存在扦插的枝条木质部暴露面积大,容易感染病菌,存在容易发霉、腐烂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茶树扦插枝条,包括顶芽饱满的枝条,枝条沿主干段方向基部有切口,切口处沿所述枝条方向有划痕,划痕深度应达到枝条的木质层表面。
上述山茶树扦插枝条,划痕围绕枝条有1-3道,为围绕枝条同轴向均匀分布的直线。
上述山茶树扦插枝条,划痕长度为10-50毫米。
上述山茶树扦插枝条,枝条直径为3-30毫米。
上述山茶树扦插枝条,切口角度为0-45度。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切口在沿枝条方向有1-3道划痕,而不是环剥,能解决枝条由于环剥而存在容易发霉、腐烂的缺陷,通过适当增加枝条的愈伤组织面,枝条生根数量增加,从而提高扦插条扦插成活率。
采用这种结构的山茶树扦插枝条,不需要采用营养消毒液浸泡,当然,如果采取营养消毒液浸泡,效果会更好。
上述枝条主干段长度不限,无需去除枝条的分枝。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仅切口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在枝条基部环剥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两个具体方式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包括枝条301,枝条301直径为3毫米,枝条301主干段基部切口304,切口角度10度,基部切口304处沿枝条301方向有划痕302。划痕302围绕枝条301有2道,划痕围绕枝条301的轴向对称分布,为划痕长度10毫米的直线。
划痕302深入到枝条表皮303的底部一直到达木质层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佛山市璟南园林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佛山市璟南园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95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菜秸秆粉碎机
- 下一篇:一种城市园林用树枝修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