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色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42313.0 | 申请日: | 201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9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阳红星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00 | 分类号: | B28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色 工作平台 右支撑架 左支撑架 轴承 本实用新型 固定相 边刷 转轴 陶瓷生产设备 滑道设置 上部位置 生产效率 生产要求 陶瓷产品 陶瓷胚体 陶瓷生产 边位置 不规则 轴承座 齿轮 齿条 底座 滑道 模具 标尺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打色边机,包括,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工作平台、转轴I、转轴II、齿轮、提升齿条、滑道、底座、轴承座、轴承I、轴承II、轴承III、模具、打色边刷、打色边刷支座及标尺,其中,工作平台设置于左支撑架及右支撑架上部位置且与左支撑架及右支撑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滑道设置于工作平台上且与工作平台固定相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陶瓷胚体在进行手工打色边作业时所存在的打出的色边不规则,同一批的产品色边位置不一样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陶瓷产品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不能满足陶瓷生产企业的生产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打色边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的先进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中国在陶瓷工艺上所取得的成就,更是在中国走向世界以及世界认识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特殊的作用。在中国,陶瓷工艺的产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 果以及对美的诉求,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以陶瓷作品来体现的。陶瓷材料无毒的 特点使其在人们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制作精美的陶瓷作品更是极具收藏价值。陶瓷的工艺流程分为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等十几道工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陶瓷的外观要求也越来越多,陶瓷外观花色的形成往往需要陶瓷生产者通过手工对陶瓷胚体进行打色边作业,这种方式往往存在着打出的色边不规则,同一批的产品色边位置不一样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陶瓷产品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不能满足陶瓷生产企业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陶瓷胚体在进行手工打色边作业时所存在的打出的色边不规则,同一批的产品色边位置不一样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陶瓷产品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不能满足陶瓷生产企业的生产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色边机,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打色边机,包括,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工作平台、转轴I、转轴II、齿轮、提升齿条、滑道、底座、轴承座、轴承I、轴承II、轴承III、模具、打色边刷、打色边刷支座及标尺,其中,工作平台设置于左支撑架及右支撑架上部位置且与左支撑架及右支撑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滑道设置于工作平台上且与工作平台固定相连接,所述的底座设置于滑道上且与滑道滑动相连,所述的轴承座设置于底座上且与底座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轴承I设置于轴承座内且与轴承座相连接,所述的转轴I设置于轴承I内且与轴承I相连接,所述的模具设置于转轴I上且与转轴I相连接,所述的轴承II设置于左支撑架上且与左支撑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轴承III设置于右支撑架上且与右支撑架固定相连接,所述的转轴II设置于轴承II及轴承III上且与轴承II及轴承III分别相连接,所述的齿轮设置于转轴II上且与转轴II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提升齿条设置于工作平台上且与工作平台垂直滑动相连,所述的齿轮与提升齿条相齿轮啮合,所述的打色边刷支座设置于提升齿条顶部位置且与提升齿条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打色边刷设置于打色边刷支座上且与打色边刷支座固定相连接,所述的标尺设置于工作平台上且与工作平台固定相连接;
所述的转轴I上端部位置设置有把手I,所述的把手I与转轴I固定相连接;
所述的转轴II上端部位置设置有把手II,所述的把手II与转轴II固定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利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陶瓷胚体在进行手工打色边作业时所存在的打出的色边不规则,同一批的产品色边位置不一样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陶瓷产品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不能满足陶瓷生产企业的生产要求的问题,而且,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标尺对待加工的陶瓷胚体进行标准位置准确确定,满足了生产企业的生产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阳红星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宜阳红星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42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粒混凝土墙板生产用隔离剂喷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喷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