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油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8359.5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8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安小波;杨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创新给水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B01D17/09;C11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袁步兰 |
地址: | 20094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箱 供油管路 集油单元 导热油加热器 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 集油管 散热管 隔油 外壁 动态收集 分离效果 出油管 进油管 侧壁 阀门 连通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隔油分离器,包括分离箱、集油单元、导热油加热器、供油管路和散热管;其中,分离箱的顶部、侧壁、底部上分别设置集油管、进油管和出油管;集油管上设置阀门;集油单元和供油管路设置在分离箱的内部;供油管路位于集油单元的下部;导热油加热器与供油管路连接并固定在分离箱的外壁上;散热管与分离箱的外壁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集油单元和导热油加热器可对油脂进行动态收集和二次收集,分离效果好、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油水分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公开(公告)号CN206587435U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器,其采用一级油水分离箱和二级油水分离箱进行两级油水分离操作,在此过程中,利用油脂和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分离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油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其通过集油单元和导热油加热器可对油脂进行动态收集和二次收集,分离效果好、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隔油分离器,包括分离箱、集油单元、导热油加热器、供油管路和散热管;
其中,所述分离箱的顶部、侧壁、底部上分别设置集油管、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集油管上设置阀门;
所述集油单元和供油管路设置在所述分离箱的内部;所述供油管路位于所述集油单元的下部;
所述导热油加热器与所述供油管路连接并固定在所述分离箱的外壁上;
所述散热管与分离箱的外壁连通。
优选的,所述集油单元包括固定架和集油漏斗;
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分离箱的内部;
所述集油漏斗的上端套设在所述固定架内并位于所述集油管的正下方;所述上端的直径小于所述集油管的直径;所述集油漏斗的下端延伸出所述固定架;所述下端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固定架的横截面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为漏斗形;所述固定架自上而下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自所述第二部分的上部向外倾斜。
优选的,当所述分离箱内无油水混合物注入形成第一状态时,所述集油漏斗与所述分离箱的底部接触;当所述分离箱内注入油水混合物形成第二状态时,所述下端卡设在所述第二部分的下部。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分离箱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供油管路为U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当油水混合物由进油管进入分离箱后,随着混合物的逐渐增多,集油漏斗逐渐上升,直至其下端卡在固定架的第二部分的下部,集油漏斗对油脂进行动态实时收集。混合物继续在分离箱内集聚到一定量后,打开集油管上的阀门收集一部分油脂,之后对剩余的混合物通过导热油加热器加热,将混合物中的水分蒸发,打开分离箱底部的出油管,进行油脂的二次收集。此外,散热器可加入水分蒸发,油水分离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分离箱,2-集油单元,3-导热油加热器,4-供油管路,5-散热管,6-散热器,11-进油管,12-集油管,21-固定架,22-集油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创新给水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创新给水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83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倒置离心管状亲和层析重力空柱
- 下一篇:一种新型管式油水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