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维复合冲击短节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7139.0 | 申请日: | 201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0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甘心;侯树刚;李帮民;晁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6 | 分类号: | E21B4/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志海;李海建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射流元件 传动轴 液流腔 复合 摆锤 短节 破岩 振块 啮合 轴向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 扭转冲击 扭转运动 驱动冲锤 下传动轴 轴向冲击 导流块 内螺旋 上接头 外螺旋 下接头 钻井液 弹簧 冲锤 锤座 挡圈 碟簧 堵头 滚珠 卡环 壳体 压板 压盖 砧子 回转 驱动 | ||
1.一种三维复合冲击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向冲击总成和扭转冲击总成两部分,其中所述轴向冲击总成的输出端与所述扭转冲击总成的输入端配合;所述轴向冲击总成包括作为输出端的下传动轴(9),所述扭转冲击总成装配在所述下传动轴(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复合冲击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冲击总成包括壳体(3)及安装在其内的上传动轴(5)、轴向冲击机构和所述下传动轴(9);
所述上传动轴(5)的外壁设置有外凸块;
所述轴向冲击机构包括冲锤(6)和弹性装置;所述冲锤(6)套设于所述上传动轴(5),所述冲锤(6)的内壁具有内凸块,所述外凸块能够在所述上传动轴(5)钻进回转时接触所述内凸块并推升所述冲锤(6);所述冲锤(6)能够向下运动冲击所述下传动轴(9);所述弹性装置能够为所述冲锤(6)提供朝下的预紧力;
所述壳体(3)具有限制所述冲锤(6)运动为沿轴向的导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复合冲击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块具有上螺旋面(53),所述内凸块具有用于同所述上螺旋面(53)接触推升配合的下螺旋面(6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复合冲击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冲击总成还包括卡环(8)和下接头(10);
所述下接头(10)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3),所述卡环(8)套在所述下传动轴(9)外侧,所述卡环(8)的下端面能够挂靠于所述下接头(10)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复合冲击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块在所述上传动轴(5)的外壁上沿周向不连续,所述冲锤(6)的内凸块能够沿轴向运动至所述外凸块的上方和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三维复合冲击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冲击总成包括安装在所述下传动轴(9)内的射流元件(13)、摆锤(15)和锤座(19);
所述射流元件(13)内部设有内腔(131)、左排液道(135)和右排液道(136),所述射流元件(13)和所述下传动轴(9)之间形成有第一排液腔(91)和第二排液腔(92),所述左排液道(135)将所述内腔(131)和所述第二排液腔(92)连通,所述右排液道(136)将所述内腔(131)和所述第一排液腔(91)连通;
所述锤座(19)上端分别设有左液流腔(191)和右液流腔(192),所述内腔(131)的左输出道(139)连通所述左液流腔(191),右输出道(1310)连通所述右液流腔(192);
所述摆锤(15)安装在所述锤座(19)内,所述摆锤(15)和所述锤座(19)之间形成左前工作腔(193)和右前工作腔(194),且所述左前工作腔(193)和所述右前工作腔(194)分别位于所述摆锤(15)周向的两侧,所述左液流腔(191)与所述左前工作腔(193)连通,所述右液流腔(192)与所述右前工作腔(194)连通;
所述锤座(19)中部设有第一排液道(197)和第二排液道(198),所述锤座(19)下部设有中心排液腔(199),所述第一排液道(197)将所述第一排液腔(91)和所述中心排液腔(199)连通,所述第二排液道(198)将所述第二排液腔(92)和所述中心排液腔(199)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复合冲击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摆锤(15)和所述锤座(19)之间还形成有左后工作腔(195)和右后工作腔(196),所述左后工作腔(195)和所述右前工作腔(194)位于所述摆锤(15)周向的同侧,所述右后工作腔(196)和所述左前工作腔(193)位于所述摆锤(15)周向的同侧;所述摆锤(15)具备第一过流道(151)和第二过流道(152),所述第一过流道(151)将所述右前工作腔(194)与所述左后工作腔(195)连通,所述第二过流道(152)将所述左前工作腔(193)与所述右后工作腔(196)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71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流式三维复合冲击器
- 下一篇:一种车载式折叠打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