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136660.2 | 申请日: | 201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7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叶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应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5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渣 空气压缩机构 射流式 废液处理装置 混凝气浮装置 油田废液处理 本实用新型 集气箱 气浮 固定螺纹杆 水中悬浮物 细小悬浮物 出料导管 高速流动 固液分离 进气机构 进气网罩 进液导管 空气压缩 排出机构 驱动电机 微细气泡 控制器 连贯性 顶盖 固定盘 集液箱 空气泡 排液阀 支撑脚 传动 固料 集液 上浮 吸入 黏附 底座 去除 自动化 水质 水面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液导管、顶盖、驱动电机、固定盘、进气网罩、固定螺纹杆、气浮废液处理装置、固料浮渣出料导管、排液阀、底座、支撑脚、控制器,本实用新型气浮废液处理装置通过主动进气机构能够将大气中的空气吸入集气箱并传动射流式空气压缩机构工作,通过射流式空气压缩机构能够将集气箱中的空气压缩,并且形成高速流动的气体导入集液箱内,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水中的细小悬浮物黏附在空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改善水质的目的,通过浮渣排出机构与射流式空气压缩机构相配合,能够自动将浮渣从集液箱中排出,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流程的连贯性与自动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油田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环保新形式下,油田作业废液处理也成为关注重点,油田钻采作业会涉及并产生大量的废液,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无机物、固体颗粒以及油类物质等,油田废液处理采用的主要方法为混凝沉降法。传统的混凝沉降装置为普通的搅拌罐,常见的搅拌罐主要为方体平底或圆体平底,在废液处理过程中混凝与固液分离于一体间歇完成,无法实现流程的连贯性与自动化,并且效率低,等待沉降的时间长,无法与油田开采的速度相配合,容易造成废油长期堆积,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田废液处理混凝气浮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液导管、顶盖、驱动电机、固定盘、进气网罩、固定螺纹杆、气浮废液处理装置、固料浮渣出料导管、排液阀、底座、支撑脚、控制器,所述的底座底部均匀等距设有四个支撑脚并且二者采用螺纹配合,所述的底座顶部设有气浮废液处理装置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气浮废液处理装置前端设有控制器并且二者相配合,所述的气浮废液处理装置一侧设有排液阀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气浮废液处理装置两侧设有固料浮渣出料导管,所述的固料浮渣出料导管一端与气浮废液处理装置相配合,所述的气浮废液处理装置顶部中心位置设有进气网罩,所述的进气网罩垂直固定在气浮废液处理装置顶面凹槽上,所述的进气网罩顶部设有固定盘并且二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固定盘顶部中心位置设有驱动电机并且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盘上,所述的固定盘上均匀等距设有四根固定螺纹杆,所述的固定盘通过固定螺纹杆固定在气浮废液处理装置顶面凹槽上,所述的驱动电机一侧设有进液导管,所述的进液导管一端与气浮废液处理装置连接,所述的气浮废液处理装置由主动进气机构、射流式空气压缩机构、浮渣排出机构、耐腐蚀金属外罩组成,所述的主动进气机构设于耐腐蚀金属外罩内部中心位置并且二者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主动进气机构两侧设有射流式空气压缩机构,所述的射流式空气压缩机构和主动进气机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射流式空气压缩机构下方设有浮渣排出机构并且二者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主动进气机构由转轴、定位支架、联轴器、负压叶轮、传动轴、集气箱、空气导管、集液箱、浮渣粘附滤网、单向出风阀组成,所述的集气箱内部中心位置设有传动轴,所述的传动轴下端与集气箱内壁凹槽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传动轴上端设有联轴器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传动轴和转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所述的联轴器通过两侧设有的定位支架固定在集气箱内部中心位置,所述的联轴器下方设有负压叶轮,所述的负压叶轮和传动轴相扣合,所述的转轴与驱动电机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集气箱下方设有集液箱,所述的集液箱和耐腐蚀金属外罩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集液箱内部设有浮渣粘附滤网并且二者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集气箱底部设有空气导管,所述的空气导管上端与集气箱底部凹槽相扣合,所述的空气导管依次贯穿集液箱和浮渣粘附滤网与单向出风阀连接,所述的单向出风阀设于空气导管下端并且二者采用螺纹配合,所述的集液箱和进液导管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耐腐蚀金属外罩内部设有两个射流式空气压缩机构并且均匀分布在集气箱两侧,所述的两个射流式空气压缩机构为轴对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应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应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136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免堵溶气释放器
- 下一篇:煤气化废水酚氨萃取装置